心理健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园地 - 心理健康

别让嫉妒困扰了自己

发布时间:2009.05.20 浏览量:1566次

嫉妒可以说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感觉,它不分社会地位,知识层次,经济水平大小。它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只不过有的多些,有的人少些,有的人将其表现出来,有的人善于掩饰而已。嫉妒的根源在于人的自尊心受到了挑战,具体地讲是个人与他人的亲密关系被第三者介入,或自己非常在乎的事情被别人拥有或分享等,都会导致嫉妒的产生。

    嫉妒的感觉可能是坏的。因为,在嫉妒的心境下,人的理智会被削弱,甚至彻底丧失。于是,可能会自暴自弃,内心被痛苦所煎熬,原本是积极进取的人,却变得消极悲观;抑或是采取报复的手段,不考虑后果而一意孤行,直至做出触犯法律后悔终身的事情来。从这样的后果看,嫉妒就像巫师的手,它让人迷失自己,让人一不留神就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嫉妒的感觉也可能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人会由此而获得必要的自省,会更加珍惜别人的价值,它有助于人们把内在的需要表现出来,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法国科学家维克多?格林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家境富裕,从小生活奢侈不务正业,被人称为“二流子”。在一次会上,他想邀请年轻美貌的姑娘跳舞,而姑娘却拒绝道:“请你站远点,我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视线。”随后和一位男士步入舞池。维克多对那位男士充满了嫉妒,发誓要刻苦攻读。果然八年后他成了著名的化学家并于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由此可见嫉妒的好坏,关键并不在于我们如何感觉,而在于我们面对这样的感觉采取什么样的行为。

    现在就让我们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冷静地审视一下嫉妒吧。当人与人进行交际的时候,开始多是彼此间的吸引,无论是恋人、朋友还是长辈或子女。随着交往的加深,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占有。于是,他们从人群中分离出来,不仅愿意为彼此承担责任,而且分享关心、分享决定、分享信念、分享忠诚、分享痛苦……但是,他们之间又没有一个足够保证的安全感,这样他们就会担心失去对方,害怕已经建立起来的美好受到威胁或伤害,嫉妒的感觉也就因此而浮出水面,成为一种攻击性的自我保护的手段。面对嫉妒困扰的人通常都是从自己的内心被毁灭开始的。

    当嫉妒来临的时候,有人则找理由解释,告诉自己对方不如自己,因此不值花时间对付他;还有人选择退缩,自认远离痛苦的来源,就可以减轻痛苦强度;也有人默默地忍受,他们期待、祈求有一天情形会有所好转;当然更有人选择发怒、指责、哭闹、威胁乃至暴力。然而,这些行为并不能平复自己的情感,从根本上解决嫉妒问题。那么,何种方法对于为嫉妒所煎熬的人更有积极意义呢?回答起来并不难,但做起来就需要毅力和理智了,那就是超越嫉妒。嫉妒往往是一种预警信息,它告诉我们自己在某个方面可能出问题了。而一旦我们勇敢地面对它,理智地正视它以后,就会变激怒、失望、无助等情感体验为一种进取心,从而改变自己或现实,至少它可以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向其他方面。生活告诉我们,克服了嫉妒的困扰之后,会使我们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增强个人的自尊,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乃至获得更加完美的人生。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