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师成长学院

创新课堂 德育无痕——赴华师大培训系列报道之四

发布时间:2016.04.07 浏览量:1442次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老人的一问震撼了中国,敲击着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心。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娄维义校长“基于问题研究的创新教育”是他针对当下我国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缺失进行的深度思考,更是对这一困扰着全中国教育工作者的问题的解答。一天的培训如沐春风,像一盏明灯为我校老师照清了前进的道路。

正如娄校所说,“如果我们不能改变教育,那我们可以改变一所学校;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一所学校,那我们可以改变一个班级;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一个班级,那我们可以改变一门学科,甚至一堂课。”教育看似神圣却又平凡,教书育人就是从每一堂课开始。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创新能力呢?到底怎样的一堂课才算是好的呢?

课堂教学的动机

“课堂教学的动机是什么?老师基于什么去上一堂课?一堂课你想要教给学生什么?”娄校用“what”“how”“why”来划分课堂教学的三种境界。是停留在浅层知识的传递,还是有所思考更高效的教授,抑或是基于研究的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熏陶。最后一种正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追求和致力于的。

作为教师,如果我们只是将教书作为谋生的工具,将考纲上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那我们就只能是教书匠,是知识的搬运工。“境界决定能力”即便只是一堂课短短40分钟,我们都要去思考和研究传授知识的同时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质疑品格,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和独立人格,呵护他们的自信,帮助他们发现、发展自己的志趣。这应是每一堂课,更是一名教师从业的前提和起点。

课堂教学的架构

严密的逻辑性。一堂好的课必然是有着严密而清晰的逻辑体系。按照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引出新问题的逻辑结构来架构一堂课才能让听者更明确。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引入所学知识是一堂课的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自明。而如何设问却需要每一名老师自习思考和满满打磨。总的说来,这个问题应该直观、有趣、源于生活、在最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其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教授他们科学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其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堂实例,娄校长将以表扬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贯穿课堂始终。自信是一个人一生必不可缺的。而引出新问题,也是老师们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正是一堂课效果的体现。一堂课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发问,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评价一堂课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发散思维的培养。每一堂课都应该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案例中,从道尔顿家族色盲遗传病的研究到维多利亚女王家族血友病,运用相似的原理去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这是一种思维、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这也正是今天中国学生所缺失的。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非常善于考试,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却相对较弱。为什么老师讲的问题都明白,可一旦自己遇到问题就无法解决?解决问题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而是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老师在每一节课中都予以学生以引导,引导他如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思考、学会解决,这样在未来的人生当中才可以运用自如。

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德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长期以来,教育者们也尝试着各种德育课程的尝试。但似乎结果总是不如人意,学生不但不愿意聆听、不愿接受那些“大道理”,甚至抵触、排斥。因此,娄校提出,育人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德育无痕”“融入两纲教育,发现德育、发掘德育、深化德育、升华德育”。也就是说,将德育渗透进每一堂日常课程中,对于学生思想和精神的提升就如“汤中之盐”实现于无形之中。不讲“大道理”而是让学生于每一堂课中自然而然的肯定并接受品德教育。例如,案例当中,通过色盲这一伴性遗传病的学习,让学生去领悟应该直面自己的先天不足或缺陷,对于他人的理解尊重,给予他人帮助,以及善待、孝顺父母。

学习的驱动力无非三种:功力驱动,即考试成绩,课堂的趣味性,以及价值性。考试成绩确实可以刺激学生学习,但这却让学生学的很疲惫甚至逐渐厌学。而趣味性和价值性才是真正推动学习的内驱力。我校“立足于升学预备教育,着眼于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正是基于学习的基本规律,不能不要分数,但也不能只要分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做聪明的教师、研究型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不能“趴着教书”要“站起来教书”,将教书与育人充分结合起来,培养出中国真正需要的杰出人才。

(华师大教师研修班   语文组供稿)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