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一六八 - 校友风采

优秀学子|清华大学朱传翊:从一六八到清华园,一路成长

发布时间:2024.06.26 浏览量:953次

写在前面:合肥一六八中学建校二十余载,培养出一大批国之栋梁,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遍布全球各地。他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在新的学习和工作中大放异彩,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力学笃行,躬身实践。


图片1_副本.png

朱传翊 22届毕业生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经济与金融方向


当我在新雅书院的十北楼敲下这些话时,不知不觉间已是大二的期末季。站在本科生涯的正中点上,回望一六八三年的高中生活,我惊叹于脑海里的回忆还是如此清晰。对比5年前初入一六八校园的我,我也不禁感慨自己已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如此之多。

 

 19年的金秋,我因中考的超常发挥有幸进入一六八学习。初次走入一六八的教学楼,我的心中猛然升起一种身在梦中的错觉,仿佛某种羁绊,在兜兜转转后还是来到了这片新天地。然而,初入校园的新鲜和喜悦很快被生活上的不适感冲刷殆尽。对于生活上比较“挑剔”的我来说,在离家四百公里的学校里过集体生活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好在我遇到了热情的室友和贴心的生活老师,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与适应,我提高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在生活与学习中找到平衡点。回望高一一整年的生活,虽然在学业上平平无奇,尽管中途有疫情的意外波折,但我逐渐触摸和感悟到校园生活的温度,学会在一六八的怀抱里成长。

高二伊始,我便进入21班开始了文科的学习。在这个全新的班级里,我遇到了许多优秀而有个性的同学,或是思想深邃,或是博闻强识,或是出口成章……我们在四季变幻的校园里结下深厚的同窗情谊,在交流与辩驳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合作与竞争中彼此激励、携手并进。这一年里,学习的比重有所提高,学习的方向与目标更为明确。虽然我在此时的成绩被班主任戏称为“匀加速下滑”,但依然不能否认高二的校园生活是三年里最多彩与欢快的。运动会、英语竞赛、话剧大赛、志愿活动、劳动实践、辩论大赛……不论是亲身参与其中,抑或是临场观摩,我都在学业之外探寻到更加广阔的天地。

 

图片2_副本.png


高三的主旋律自然是备战高考。经过高二的滑铁卢,我在升高三的暑假决心补缺补差,最终在开学考中迎头赶上,并逐渐稳定下来。在文分班的浓厚学习氛围里,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我渐渐体悟到奋斗的意义,品尝到它结出的硕果。当然这条攀登的道路注定荆棘载道,犹记得每天早晨与困意的搏斗,犹记得每次周测紧皱的眉头,犹记得最后一卷的文综选择题让我陷入恐慌与焦虑……尽管有数不清的挫折与考验,但回首那段时光却是无比的真实,无比的充实。怎能忘记语文课上“童大师”的标志性话语,怎能忘记历史课与地理课的梦幻联动,怎能忘记政治课上记下的一页页笔记……在这群德才兼备老师的指引下,我也逐渐放下浮躁,忘却焦虑,专注一心。最后在高考中我也稳定发挥,得以圆梦清华新雅。


春日情人坡(1)_副本.jpg


时光飞逝,如今我成为“新雅人”已有2年,虽然不能自许已经全面参透了新雅“通识”的奥义,但新雅多元的通识课程的确为我两年忙碌的生活平添了不少色彩。我曾经在《自我·他人·社会》课程上读完简奥斯汀所有的小说,在《中国哲学》讨论课上与同学交流“乾坤”与“简易”之道,在《物理学概论》的课堂上学习热、力、光、电,在《古希腊语基础》课堂上学习阿提卡方言的名词变格、动词变位,在《素描基础》的实践课中前往清华艺博临摹明朝家具……课程之外,在新雅楼的集体生活中,分流到不同专业的同学也在各种场景中进行着有趣的交流:学数理基科的室友曾带我从一个全新视角来认识概率论,学电机的朋友曾在我金融实习时与我交流他对固态电池产业的理解……以上的种种都是通识教育带给我的更广阔世界,它也让我分流经济与金融专业后的日子里不再只有经济模型、交易策略、财务报表、估值模型,它给了我这个焦虑蔓延时代里难能可贵的快乐。

一路走来,一路成长。一六八三年的经历让我更独立、更坚韧,在清华园的两年,我的思维方式更多元、更开放。最后,也衷心祝愿学弟学妹们都能从一六八这个平台出发,奔向属于自己的人生旷野。

(供稿:朱传翊 管华荣 审核:轩阳梦)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