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胡晓雨 审稿:李先敏 发布时间:2025.02.15 浏览量:144次
2024年尾声,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科创中心主管杨忠谕为国际部全体教师,进行了关于《AI对物理实验设计与教学的深入帮助》主题分享,让老师们收获颇丰。
当虚拟课堂让知识触手可及,当科学技术不断“模糊”教育的边界,我们一边惊叹于AI解题的精准与便捷,一边追问:AI时代,教师的不可代替性究竟该锚定何处?
在2025年新学期,历经十余场教师会议后,我们有了新的答案!
我们深知,AI所带来的冲击绝非代替板书、批改作业这么简单。当知识获取的门槛趋近于零,传统课堂的“权威叙事”便逐渐被打破。
为了更好地知来路明去路,于技术冲击的“焦虑”中保持教育初心。
在正式开学前,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全体教师便逐步开启新学期的筹备工作,从全体教师大会到各学科组间会议,没有填鸭式培训学习,只有持续地自省与精进。
与此同时,核心层教师围绕国际部导师制方案的优化方向、如何借助学科兴趣探索激发学生内驱力,以及牛剑课程的有效开展等关键工作展开研讨,探寻教师在这些工作中无可替代的角色定位与实施路径。
老师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创新思路,对导师制方案的优化方向达成了初步共识,明确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兴趣的大致举措,也梳理出了牛剑课程后续开展的关键要点。
后续,他们将基于本次讨论结果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力求提升国际部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助力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业和发展目标。
核心层部分老师发言
我们深知,强大的学科成绩不过是顶尖学府的敲门砖,学生的多维素养和品质才是名校青睐的关键所在。因此,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帮助学生进行学科探索,点燃他们对于学习的热爱。
除此之外,合肥一六八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许静也表示“将常规做到极致,就是最大的特色。”
而这背后,则要求老师们始终保持育人初心,坚持守正创新,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在会议的最后,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主任李先敏提出: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必找一帮人告诉他怎么做,只需要激发他们对大海的向往。”
如李先敏所说,教育的本质在于点燃,而教师则是火种的传递者。在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对外我们支持老师外出培训学习,对内进行组间分享,只为链接尽可能多的资源帮助教师成长。
同样的观点在合肥一六八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吴菊文也反复强调,在他看来:
“没有思政的课堂不是好课堂,机械灌输思政、贴思政标签的课堂也不是好课堂。”
教师只有持续秉承教育家精神,强化思想引领,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赋能。
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
AI也许可以生成完美的教案,却无法替代教师眼底的光,以及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陪伴。
新学期的征程已经开始,希望国际部的每一位老师,都能以守正创新为航标,为学生的未来燃灯领航!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