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园地 - 心理健康

信心是成功之本

发布时间:2009.05.20 浏览量:1484次

信心是指人们相信自己的预想、心愿、希望、理想等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它可以影响人们的选择和行为。信心,是个人对自己心理预期的一种自我认同,是建立在对自己和对预想、心愿等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一种颇具积极意义的心理,正如梁启超所说:“凡任天下大事者,不可无信心。每事一处,既看得透彻,自信得过,则以一往无前之勇气赴之……”这一番话,道出了信心的巨大力量。是呀,拥有信心,就拥有了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拥有信心,拥有了事业成功的奠基石;拥有信心,就拥有了勇气的源泉。

    信心在人的一生当中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它将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和幸福。然而,信心却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并非是与人的年龄增长成正比的。简单地说,一个人是否有信心,与他对自己的认识、个人的人生经验、心理的适应能力以及文化修养等,有密切的关系。信心又是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少,只要拥有信心,便拥有了快乐,当然也就拥有了成功的重要保障。

    我认识一位老人,已经退休多年。老两口相敬如宾,尽管生活不是很能富裕,却也没有为难之处。谁想天有不测风云,这位老人忽然一夜之间得了脑栓塞,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生命虽然被保住了,但却落了个半身不遂。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老人感到没有了希望,意志变得非常消沉。然而,当他看到老伴常常以泪洗面,而且,没日没夜地精心护理着自己;儿子、儿媳双双下岗,但为了照顾自己和请大夫,连借以维持生计的小买卖都搁在一边了;更不要说正在上小学的孙女,每天放学后就趴在他身边,对他说:“爷爷,您的病明天就会好的,我还等着您和我一起做游戏呢!”由于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劝导与鼓励,这位老人不再消沉了,他开始建立起对自己康复的信心。大夫的精心诊治、积极的个人心态,再加上顽强的体能锻炼,这位老人终于站立起来了,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可以拄着手杖在花园里散步!几年来,他不管夏日冬雪、春寒秋霜,每天都坚持锻炼,尽管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一个得过偏瘫的人,但是,他对生活和对自己的健康却充满信心,而这信心又无时不在激励着他勇敢地同病魔做最顽强的斗争,当然这也给他乃至全家带来了快乐。你看,有信心多好!

    这位老人能够战胜病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得益于信心。那么,信心为什么具有如此这般的力量呢?从心理学上看,信心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它可以成为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发挥作用;它可以作为一种驱动力,驱动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可以帮助人们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选择活动的目标和途径;可以在人们感到乏味、缺乏自信和产生消极情绪的时候,支持和激励人们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始终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但是,信心作为一种对人生颇具影响力的心理因素,它也具有一定复杂性。这就是说,如果不能掌握好一定的尺度,它就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信心必须建立在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评价基础之上,建立在预想、心愿等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之上。就此而言,信心绝不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绝不是一厢情愿、盲目冒进。

    对于我们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来说,信心是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不仅让我们活得有意义,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理想、走向成功。尤其是在当今时代,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创新,而这些常常都是一些未知数,这就需要我们保持信心,否则将一事无成。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自己的信心呢?首先,要热爱生活,在生活中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其次要学习、求知,让知识滋养我们的理性思维,从而减少盲目性和情绪化;最后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朋友,让我们驾起生命的小舟,升起信心的风帆,勇敢地驶向理想的彼岸吧!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