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园地 - 心理健康

生活需要“容忍”

发布时间:2009.05.20 浏览量:1558次

容忍是指人们在正常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容人容事,有良好心理应激能力的一种社会心理特质。容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也是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容忍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身心健康。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可避免会出现“勺子碰锅沿”的矛盾,有时候不被人理解,以致委屈,甚至遭到诬陷。如果你心胸博大,以包罗江海的气度,宽容忍耐,这不仅能使你的身体大有好处。“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这话富有哲理。如果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相让,非要争个我高你低,你死我活,不仅误了大事,还有损身体健康。有人认为容忍吃亏、受气、丢面子,是懦弱的表现,这就完全没有理解容忍的真正意义。其实,容忍是一种美德。为人处事,只能得不能失,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容忍实际上是一个人思想修养的表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当时关羽、张飞没少冷嘲热讽。以后诸葛亮出山,并当了丞相,但胸怀全局,不与关、张二人计较,并且重用他们。诸葛亮指挥新野一战,大获全胜,这时关、张二人才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心存芥共,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就不可能有以后的胜利,也就没有流芳百世的关于诸葛亮的佳话。

    容忍是大度的表现,人的一生中,不痛快的事情十有八九,有的事情会使你怒火中烧。常言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容得下天下难容之事。历史上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以大局为重,把一般人难以容忍的事吞进肚里的人向来为人们所称道。如战国时蔺相如容忍廉颇的羞辱、西汉名将韩信的胯下之辱,就一直被世人传为佳话。三国时的周瑜,梁山上的王伦则因为度量狭小酿成悲剧。前者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声中三气身绝,后者做了梁山好汉的刀下鬼。

    容忍还是理智的表现。当双方发生矛盾冲突时,特别是当个人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有理智的人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克制自己,耐心地讲道理,进行说服,规劝,及时化解矛盾,而不会恶语相向,轻易地采取过激行为。为了全局的利益、集体的利益,要甘愿和勇于吃亏。地球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许多格言都有告诉我们对人对事应克制容忍。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容忍。让容忍带给我们健康的身心。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