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21 浏览量:2024次
编者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为了推动家长们更好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教育规律,更新教育理念,实现“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教育效果,合肥一六八中学近期开展了面向广大家长的“家教心主张”主题征文活动。家长们反响热烈,积极参与,现将部分征文与广大家长朋友共享。
尊重不迁就,引导不包办
( 高一9班 计赟璐家长 计骏 )
近年来,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教育观念都有了很大改变,从而促使家庭教育目标也在发生相应变化。家庭教育主要是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发展场所。家长的主要职责是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指导。亲子之间的关系是民主与平等的关系,父母再强迫子女服从自己的意志,也不再要求子女按照他们的生活模式生活。
尊重不迁就体现了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也与中国哲学相一致:中国人讲究不强制,也不硬来。中国传统教育虽然没有现代科学的实验证明,但它抓住了教育的根本,即因势利导。就像大禹治水不是堵而是疏,就像李冰父子建都江堰,根据水的流动而建。不过,因势利导的“因势”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顺势引导的。这也是为什么顺势教育不只有“顺势”,还有“顺势而教”,知道“势”在哪儿后,再教育。在教育上,中国的教育历来主张顺势引导。这意味着,我们要尊重儿童、倾听儿童、相信儿童,但尊重不是迁就,顺势不是放任,而是顺势而教,顺势引导。
无数事实证明,最失败的家庭教育,是有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加上一个啥都不管的爹。妈妈对孩子照顾太多,事无巨细,至少有以下几个缺点。一是造成孩子动手能力差。现在十多岁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不会削铅笔,不会收拾屋子,当然更不会洗衣服做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而孩子缺少生活上的经验,不仅会养成懒惰的毛病,而且还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那些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是阅历丰富、独立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孩子。二是使得孩子更容易逆反。如果我们总是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对孩子有求必应,就会让孩子认为这是父母理所应当的付出。而一旦偶尔满足不了他的要求,就会引来强烈的不满,甚至激烈的反应。其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责任,这本身就是教育。三是不能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我们每个人都是不断从克服困难中走向成熟。而如果我们总是为孩子遮风挡雨,一旦他单独面对逆境,就很可能会出问题。近年来经常有青少年学生因为一些不起眼的琐事就想不开自杀的事情发生,大多都和缺少挫折教育有直接关系。
而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再缺位的话,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更多。也许有当父亲的对此表示异议,认为我在外面辛苦打拼,为这个家挣了足够的钱,教育孩子的事情,还用得着我?而且我也没有时间啊!这是完全错误的。教育孩子,不是刷碗擦地洗衣服,你多干点我就少干点,你全干了我就不用干。在家庭教育当中,父亲和母亲各司其职,谁都不可或缺。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就是这个道理。而很多家庭,虽然夫妻感情融洽,物质条件丰富,却由于父亲的缺位让孩子过着单亲一样的生活,这是教育的遗憾。即使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也应该注重对孩子的精神陪伴和交流。
教育孩子不是帮他做事,不是给他挣钱,而是陪伴他成长,让他的人生步入正轨。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观,不做包办一切的妈,也不做啥都不管的爹。我的女儿在一六八中学读书,在家里,女儿有个人的房间,一般没有经过同意,父母不会去翻看女儿的东西,但课外书书目需经父母过目,电子产品在父母监护下使用。女儿在家里学习,学习时间如何安排和上不上辅导班可以自己做主,但学习效果如何,是否完成老师指定的作业,父母是要监督检查的。在家庭里,努力培养、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变应付式的学习为主动式的学习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孩子主动实施,家长做监督,欣赏他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久而久之,好习惯就可以形成了,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
作为一名家长,充分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孩子身心成长和人格塑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着重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使她不被外界不利因素所干扰。有一次,孩子提到别的同学很多零花钱,作为家长,立即和她探讨“金钱”的作用,同时和她工作分析该如何正确花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努力传递正能量。在日常教育中,将自己取得的成果和进步和孩子分享,引导孩子在集体中主动做一些事情,计赟璐在班级担任地理课代表,虽然职务很小,但培养她的自信和责任感,以此克服自由散漫、任性、自卑、无责任感的缺点,并将此迁移到学习上,对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也是大有裨益的。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