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张项奕 审稿:轩阳梦 发布时间:2025.07.08 浏览量:110次
“十分霸气九分糖,余下一分行四方。”用文化建设浸润心脾,以特色活动涵养品性——文化育人是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三(20)班最鲜明的注脚。
教室内外的“硬装”,是班主任唐天辉老师为20班的孩子们打造的特色栖居。在20班,没有一块白墙会被浪费,没有一个原创海报会被丢弃。我们常常调侃“拿云楼表面的砖瓦也是留给我们张贴文化海报的”。黑板旁是梦想墙,那里写着“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阳台边是誓言墙,那里写着“暂时的放弃等于更好的拥有”;饮水机上是高三精神,那里写着“大苦与大乐”。精品短句实时提醒,誓言墙督促摒除杂念,梦想墙内驱引领方向。
(班级内的“梦想墙”)
20班是少年背起的鼓鼓行囊,个性而又充实。当落日的光辉把走廊画成鸭蛋黄时,究竟是粉红的彩霞把“螃蟹理论”和“竹子理论”的文化海报照出光晕,还是深蓝的苍穹映照同学们的新闻评论?开关前门时“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的牌子敲打门框的哐哐声,笑对冬三月的青春誓词,“向规范、速度、准确再要50分”的掷地有声,班规班训旁强基计划的限定版院校专业表——这些文化特色,把一间普通的教室化装成为20班的独特模样。
(班级内部分张贴的“原创海报”)
挖掘回忆沙滩上的贝壳,学习生活中的“仪式感”是最夺目的珍珠。搬入拿云楼,我们有乔迁的喜乐与走进高三的坚定;高三中秋之际,我们有“惊喜月饼”的真诚祝福;倒计时200天时,我们按下了未来奋斗的手印;元宵节来临之时,我们有“过节汤圆”的团圆甜蜜;高考临近一百天时,我们有“励志小蛋糕”的助力赋能;距离高考结束50天“明信片黑板报”,我们找寻未来想去的地方——“考完就去看世界”。仪式虽小,寓意深刻。这些不定时掉落的小惊喜,这些笑靥如花的小确幸,这些生活中的小美好,使我们在繁重的学习之余也能感受到来自集体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成为了这个集体绝无仅有的回忆。
(新高三的“乔迁仪式”)
(倒计时200天的纪念)
(高三倒计时100天纪念)
(中秋节的月饼)
(新年大抽奖)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过节汤圆”)
(距离高考结束50天——“考完就去看世界”)
停一下,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按下暂停键,让烦恼随风而去,微风低吟,云卷云舒,一路欢歌,一身轻松。临近高考两个月时的南艳湖徒步,我们把沾着青草香的笑声装进行囊,把南艳湖的云水谱成战歌——当我们走过高考,一定记得这个被春风吻过的午后:纸飞机划破的不仅是天际,更是困住自我的茧房;流水带走的何止落叶,更是对未知的惶惑。此刻的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太阳。
(南艳湖放松解压活动)
传统文化永远是我们的底色。满怀着对新年的憧憬,喜庆的红纸配上苍劲的墨字,如同一束盛开在皑皑白雪中的火,传达出热烈的祝愿与希望。我们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兼具“书卷气”与“烟火气”。
(高三寒假中的“浓浓年味”)
文字是记忆的载体,班级日记是20班的纪录片。全员参与,轮流书写,每个人都是20班的主角。厚厚的横线本留下了55位同学的墨迹,两本一黑一白,被同学们称为“拾赑集”。这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图文并茂,既有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又有对校内外时事的深刻思考,充分体现我们的平民情怀与国际视野。翻开过往,历历在目,看暮色涌动,牵起树影重叠交逢。班级日记的页脚不再平整,纸张渐渐发黄,那里承载着集体的欢笑与泪水,记录着你我最美好的青春。
(《高三班级日记》)
“一个人也许可以走得很快,但一定不如一群人走得更远。”20班也许没有在年级中一枝独秀的“学霸”,也许没有在赛场上一步当先的“飞人”,也许没有在艺术构思上可以天马行空的“画家”。但我们在集体活动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始终展现出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同学们的配合也紧密无间。
(团队的力量)
(集体的荣誉)
(老师生日时给老师的祝福)
我们不曾忘却——高中的最后一次暴雪时分,全班在操场上冒着大雪独享仍未被破坏的厚厚雪层;元旦晚会上出演《谁逼疯了周日》,晚风掀起一阵小小的风波;班级联欢上拿出不为人知的绝活,教室上空悬挂庞大的“巨龙”;班歌比赛全新改编,上演全场唯一的师生同唱。
(在打雪仗中放松、狂欢)
(元旦联欢共同参与)
(班歌比赛 展现凝聚力)
“用理性浇灌社会土壤,以善意点亮他人灯火。”合格公民系列班会根植于每一个20班人的心中。看新闻时事,品人性善恶,评公道是非,论谁主沉浮,解说美国大选,进行“性”的教育……每周日晚的精彩班会拓宽国际的视野,感悟人间的温暖,敬畏生命的脆弱。
(高三贯穿始终的主题班会、时政评论于“做合格公民”系列班会)
筚路蓝缕,大浪淘沙,百炼成钢;历尽千帆,回头看看,都是传奇。20班的特色文化将激励每一位同学向上向善,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合格公民。合肥一六八中学也通过文化育人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打好青春底色,为每一位的成长全面护航,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