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22级

主题班会 ∣ 六尺巷里悟哲理——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发布时间:2024.11.13 浏览量:537次

近日,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三年级各班以“涵养传统美德,弘扬礼让精神”为主题探讨六尺巷礼让精神。高三19班的同学们在主题班会上分享了六尺巷的由来、以及六尺巷礼让精神中蕴含的生活智慧,探讨六尺巷礼让精神的哲学思考及现代传承。


111_副本.jpg


六尺巷的故事发生在清朝时期,源自于两位邻居因为土地的边界问题而产生的争执。其中一家的主人是当朝宰相张英,而另一家则是他的邻居。张英在处理此事时,写了一封家书给家人,信中提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家人接到信后,按照他的意思退让了三尺地界。邻居看到这一举动后,也深受感动,同样退让了三尺

六尺巷的故事蕴含宽容与谦让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纷争和矛盾,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修养和品格,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纷争与矛盾时,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和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仅解决了眼前的纷争,更是一种处事的哲学智慧。


222_副本.jpg


六尺巷所蕴含的生活哲学也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首先,它告诉我们应该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和谐。其次,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而不是逃避或消极应对。最后,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包容差异、和平共处。这些理念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学们认为六尺巷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古代,但它蕴含的哲理却具有永恒的价值,应该将六尺巷的礼让精神传承下去,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方式。


333_副本.jpg


高三19班班主任舒桂舟老师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不够宽容谦让所引发冲突和伤害出发,以理性和感性的方式教育同学们要学习六尺巷礼让精神,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和谐,希望同学们学习相互体谅、相互鼓励,并相互补充、提醒、进步。

主题班会的最后,舒老师针对目前一轮复习中班级部分同学存在心浮气躁、浑浑噩噩的现象,提醒同学们保持坚定的信念,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这样才能稳扎稳打、打好一轮复习的基础,为高考取胜做好充分的准备。

(供稿:陶正永 管华荣 审核:轩阳梦)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