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02 浏览量:1032次
7月28日晚,高三(18)班在在周禾同学的主持下召开了题为《性别现象掩盖的社会矛盾的综述和思考》的班会,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
首先周禾同学通过“当今女性社会存在状态是否良好”这一话题引入今天的班会。所谓人们理解的性别矛盾,实质上是强弱矛盾。此次班会以不久前的吴亦凡都美竹事件及其所引发的社会关注作为讨论对象。周禾同学指出来女性在当代社会生态问题引发的外部现象表面上是由于性别差异,实质上是社会矛盾;但该事件中产生的污蔑性称呼则转移了大众关注的矛盾焦点。
周禾同学分析,力量不对等才是事件的根源。针对该事件的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群对弱势群体存在不平等道德要求;“受害者有罪论”依然存在。而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受害者不需要完美,但加害者一定有罪”这一道理。
接着,话题引入下一个环节—从该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我们不能只看到表层矛盾,要看到别后所折射出来的逻辑。该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表达对此事的看法,纷纷表示会更加理性地挖掘社会现象所折射出来的深层问题。
其中,对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这一问题,周正同学在发言中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议:理性客观但要保有人情味;不走极端(对当今社会上性别对立现象提出质疑);社交平台发言时保持理智,不做情绪发泄机器。
在同学们自由讨论的最后,周禾同学总结说:个人力量虽然微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要对现状感到无力,要向不合理不理智的言论说不,保持愤怒,为弱势群体发声。有态度之后我们需要一点点推进正向舆论发展。
最后,班主任老师祁晨婷对班会进行总结与评价,引导同学们思考在网络上如何发声,呼吁大家有力量地呐喊而不是无能狂怒,保持一腔热血又不有所偏颇;同时强调了我们在社会中要有自我保护意识。祁老师还对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完成宏大话题表示肯定,并称赞本次班会具有启发意义,因为深入思考的过程本身是有必要的。
班会之后,同学们收获颇丰。
供稿:高三(18)班 徐琬珊 审稿:祁晨婷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