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27 浏览量:2037次
——记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语文组共享阅读课程建设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2020年11月24日下午,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齐聚在高一(17)班的课堂,一起观摩高一(17)班共享阅读分享第一期的课堂。本次阅读分享课主题为“共品《呼兰河传》,分享别样情怀”。分享课由谈龙顺老师担任总指导,策划人、主持人、分享人都是本班的学生。经过一个月的阅读后,同学们对萧红的《呼兰河传》有着怎样的感受和理解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春庭早色和烟暖,午夜书生带月寒。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自制的小视频——“我们一起阅读”,伴着柔和的背景音乐,视频展现了17班学生在语文课堂、在校园内外用心阅读的一幅幅画面。
同学们的阅读分享由三个篇章组成:实用篇、情怀篇、温情篇。他们或聚焦于书中的某个人物:祖父、有二伯、小团圆媳妇……或谈论小说出彩的景物描写,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或由书及人,动情地介绍萧红短暂人生的“世故”与“童心”、苦难与救赎……分享者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听者也全神贯注,在分享者动情的讲解下与小说人物、作者萧红同呼吸、共命运。
百闻不如见一面,开卷相逢两慰心。不妨一起品一品同学们满溢诗意的分享标题吧。《<呼兰河传>何忽阑,团圆媳妇无团圆》 《“唇枪舌剑”湮是非》《活了31岁的“童心”》《黑夜里的繁星》 《开在废墟里的花》……
下课铃声响起,老师和同学们不舍地离开了精彩的阅读分享课。相信共读《呼兰河传》的经历会成为同学们高中生活中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而文学经典也会成为支撑人一生的精神力量。
博尔赫斯曾说:“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合肥一六八中学一贯重视校园阅读文化的建设,长期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共享阅读课程。在校长室的关心指导,教务处、年级部的大力支持,语文教研组的通力合作下,同学们在课内外积极阅读,阅读成果以读书报告、心得分享、班级读书会、小剧场等多种形式呈现。共享阅读课程已成为一六八中学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供稿:高一语文备课组 徐展 审稿:马奕芹
附:优秀成果展示
《呼兰河传》何忽阑,团圆媳妇无团圆
高一(17)班 李梓瑜
那是崭新的时代,是滚烫的时代,是贫困潦倒的时代,是纸醉金迷的时代,是屈辱的时代,是反抗的时代。那时的天是白的,也是黑的。有人醒着,有人睡着。
——题记
《呼兰河传》是萧红回忆童年在呼兰河这个小城的生活剪影集,她笔下的一个个角色,大多数都在那个时代一步步走向覆灭,这种种悲剧中,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第五章——小团圆媳妇。
我曾两次阅读《呼兰河传》,初读此段时年纪尚小,只是愤慨于那个该死的狠心婆婆,悲痛于幼小可怜的团圆媳妇。如今再读,一种无能为力的压抑感愈发强烈,我开始思考悲剧背后的原因。
那曾是一个文化发展的时代。但呼兰河的人们在生病时却忙着请大神,请云游真人,而不请一位真正的医生看病,当时多少人的性命全部耽搁于此。彼时正值民国,呼兰河这个小城却没有受到革命的影响,愚昧无知的小城人仍自以为是地延续着害人颇深的封建文化。当时的革命并不彻底,有人醒的很早,有人则睡得很熟。
小团圆媳妇洗澡那一段令我内心备受冲击。人们争抢着推搡着抻着脖子,就只是为了看看一个可怜的小姑娘在大庭广众下赤身裸体被开水烫死。这便是中国国民近代以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喜看热闹冷漠无情的民族劣根性吧。
彼时人们爱看施刑,尤其喜爱砍头。人们听说谁谁谁要砍头便兴奋不已奔走相告相约同去,像是去观赏什么精彩电影。这令我震惊。为什么同是人,同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却会因为同类的痛苦或死亡而欣喜若狂,喝彩叫好。这是一颗颗多么麻木的心脏!而悲哀的是,这样麻木的心脏直至今日也并不少见。马路上摔倒无人搀扶的老人,被当街家暴无人理会的妇女,他们身边的经过者就是这样,封上耳口,紧闭双眼,自认为明智地麻木着,小团圆媳妇是时代的悲剧,而他们是整个民族的悲剧。但他们终将被时代淘汰,他们会像呼兰河这个小城的结局一样,悄无声息地腐烂。
时代崭新,心脏炙烈,愿你我清醒开明,鲜活美好,温暖纯良!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