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7 浏览量:178次
“改变现实和接受现实,哪个更需要勇气?”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这个时代属不属于小镇做题家?”
“爱比被爱更幸福还是被爱比爱更幸福?”
当面对以上问题时,你将做出怎样的选择?
9月22日晚8点,来自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高一年级的12名学生代表,在四楼报告厅就以上辩题展开精彩辩论。
严密的逻辑推理、规范的事实引用、出色的口才表达,同学们以其卓越的表现向所有人证明,新一代青年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在不断朝着新高度迈进。
而这也正是合肥一六八中学坚持举办校园辩论赛的初衷,让同学们在比赛中明白,辩论不仅是一场知识与智慧的较量,更重要的是在辩论的过程中认识世界的多面性。
辩题一改变和接受现实谁更需要勇气?
现实,是由无数个瞬间编织而成的宏大画卷,是生活的舞台也是理想的试炼场。
有人在顺境中前行,有人在逆境中踌躇,而改变现实的四个字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又是否更需要超出常规的勇气?
现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事实,接受现实,是改变自我预期,而改变现实则是根据自我预期,去改造客观事实,这需要我们突破自身,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能。所以,我方认为改变现实更需要勇气。
——正方:择善班
改变现实需要以充足准备面对更多未知,接受现实则是因循守旧,风险和未知往往更不可控。同时,现实生活并非一帆风顺,面对不如意,接受是心理的勇气,而改变是行动的勇气,相较于身体上的行动,我方认为接受现实更需要勇气。
——反方:济世班
在现实和理想的天平上,勇气都是最重的那颗砝码,它不仅开启了改变的序幕,更贯穿于人生的整个过程。
所以,不论是接受现实还是改变现实,我们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以十足的勇气,勇敢面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向着梦校的方向不断前进。
辩题二:这个时代是否属于小镇做题家
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普及的今天,“小镇做题家”标签的背后,不仅承载着对于奋斗精神的认可,同时也包含对于他们艰辛求学过程的理解和共情。
但随着新兴产业不断发展、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扩张,“小镇做题家”是否能够紧跟时代的脚步,掌握当下时代“话语权”,便成了争议的话题。
这是一个多元、进步、开放的时代,我们之所以默认“小镇做题家”的合理性,是因为他们的身上,有着对于教育公平的渴望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在当下这个社会,国家政策助力、信息时代红利,都在为“小镇做题家”提供支持和帮助。
同时,各类新兴行业往往更看重个人激情和执行力,而非单纯的家庭背景和人脉资源,“小镇做题家”不仅擅长应试,同时也具有不屈、向上的精神。所以,我方认为,这个时代属于“小镇做题家”。
——正方:择善班
“小镇做题家”是指那些通过辛勤学习、大量刷题来争取更好教育资源以及社会地位的年轻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和教育资源的高度集中,注定会让“小镇做题家”在起步阶段就承受巨大压力。
其次,比起传统的应试教育,如今我们更推崇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概念,更强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想要仅仅凭借刷题或者一技之长,很难在当下激烈的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所以我方认为,这个时代不属于“小镇做题家”。
——反方:立学班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时代的每一次发展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不论是对于“小镇做题家”还是新时代下的学子而言,想要在当下这个时代站稳脚跟,绝不仅仅取决于某一次考试成绩。而我们也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终身努力,学会在逆境中寻找契机。
辩题三:人性本善vs人性本恶
自古以来,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话题,人们早已开展了无数次辩论。
孟子曾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他表示,人性本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而荀子则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真正的天性,是不需要后天引导的自然本能。
然而,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的同学们又有怎样不同的见解?
因为人性本善,所以才有道德和法律的出现,来约束本能和欲望,避免出现恶。
如果是以人性本恶来建构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会维持和平稳定,也不会有人意识到这是恶,因为他们就是恶的本身。所以,我方认为,人性本善。
——正方:修身班
本性和欲望不是恶,本性和欲望的扩张才是恶。人性分为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本能和欲望与生俱来,但社会属性则通过社会教化而来。
同时,每个人心中对于恶的定义不同,恶是对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扩张,善是本能和欲望的合理节制,正因人性本恶,所以才需要后天社会属性的教化,因此,我方认为,人性本恶。
——立学班
人性本善,鼓励我们重视内在的修养,需要我们始终保持一颗纯洁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人性本恶的观点,则是警示我们要时刻保持头脑清晰,不要过分高估人性中的善。
我们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明白,人性复杂多变,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教育、法律、规则来引导和平衡善与恶这两种力量,最终成就最好的自己。
辩题四:爱与被爱哪个更幸福
爱情里的爱与被爱,不仅关乎到双方情感的投入,更关乎精神层面的成长与体验。
主动表达爱意的人,为对方提供了充足的情绪价值,被动接收的人,在积极反馈中获得幸福感。所以,究竟是付出爱的一方更幸福还是接收爱的一方更幸福?
爱的成就感是持久的,他能从对方的成长中额外获得喜悦和满足,但被爱的人虽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强烈的幸福感,但往往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这种幸福感并不稳定。
同时,爱人的人用行动去表达爱,激发了内在的正能量,他能够在被爱者的身上获得付出后的喜悦,这种循环往复的积极反馈,带来的幸福感是无法代替的。所以,我方认为,爱比被爱更幸福。
——济世班
被爱让人感到安全和被接纳,这种确信能够为我们带来极大的安慰和快乐,是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当一个人被爱时,他能接受到的不仅是对方的认可和欣赏,同时还会在被爱中获得勇气和力量,支撑其勇敢追逐生活中的目标,从而获得加倍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所以,我方认为,被爱比爱更幸福。
——反方:择善班
不论爱与被爱,真正的幸福往往在于付出与索取的平衡。这种相互的付出与收获不仅能够加深彼此的理解和连接,也是保证双方情感稳定和幸福的关键。
而我们也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对待“爱”这个课题,既有爱人的勇气,也能有被爱的能力,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处理自我情绪和冲突。
获奖详情:
周禹赫、曹凯然、孙浩诚、李诗怡
徐紫琪、汪奕萱、陆溪桢、王梓洋
凭借强大辩论实力脱颖而出
代表国际部学子参加
合肥一六八中学第十届校园辩论赛校级决赛
并获得优异成绩。
二等奖
周禹赫、曹凯然、孙浩诚、李诗怡
三等奖
徐紫琪、汪奕萱、陆溪桢、王梓洋
ps:徐紫琪同学将和辩论校队的同学一同备战合肥市辩论赛,提前预祝她能够在市辩论赛中取得好成绩。
高中生的辩论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那么简单,在备赛和参赛的过程中,同学们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人到团队的转变,并在这个过程中深入思考和挖掘事物的另一面。
就这一点而言,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组织辩论赛的意义,便不止是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更希望他们能够在更大的舞台上勇敢发声,主动探索世界的未知。
(供稿:胡晓雨 审稿:李先敏)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