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1 浏览量:419次
夏日炎炎,阻挡不了STEAM工作室成员的学习热情,和乐于成长的脚步。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8月1日,合肥一六八中学刘宜萍STEAM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参加了人教社《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期刊编辑部推出的“强师计划”公益活动,本次线上培训主题:“突破教科研论文写作瓶颈的若干方略”。主讲嘉宾缪徐,江苏省教学名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缪老师结合自身的经历展开讨论,并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叙述写作过程中的“痛与乐”。在写作的过程中,体会到教育的幸福感,这样的幸福感能超越一切。用深入浅出的话语,道出了教科研论文的写作之道,为学校教师们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精准而具体的指导,帮助教师们突破论文写作的瓶颈,化解“专业写作之痛”。
部分工作室优秀成员学习心得
刘宜萍老师:近日在听取了缪徐老师的“突破教科研论文写作瓶颈的若干方略”讲座后,收获颇多。也思考了一些问题,首先中学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写教科研论文?中学一线教师撰写论文,是备课、教学之外更深层次的思考,是与自己心灵的对话,是一个梳理思路、总结得失、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过程。其次,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写好教科研论文呢?这个问题在缪老师的讲座中给我们指点了迷津,可以从“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课例研究、试题研究”几个方面来积累素材,并给我们列举了具体的实例。精准的指导,帮助老师们突破论文写作的瓶颈,解除写作的焦虑,干货满满。总之,万丈高楼平地起,教育科研论文撰写取材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论文撰写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又有助于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周耀虎老师:“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竭”,叶圣陶先生的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今天有幸聆听了繆徐老师的讲座,在讲座中,繆老师提到了教科研论文中的很多内容都来源于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时,所产生的所感所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多留心,勤动笔,把教学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以生活随笔或是教学札记的形式记载下来,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日后写作的素材。这样的论文更加的真实,更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其次在写论文时,我们一定要把写好的论文多改一改,注意文章的条理性,准确性和流畅性,字斟句酌的去推敲,顺应社会的发展,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这样才会让自己进步的更快,收获的更多。
葛学勤老师:8月1日晚上在网上认真聆听了江苏省名师繆徐老师的报告《突破教科研论文写作瓶颈的若干方略》。繆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分别从练好文字功夫、善于学习借鉴、学会积累素材、搞清四个问题、抓住写的契机、注意思路创新、精心打磨文章、掌握投稿技巧八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论文写作和发表的方法和策略。繆老师的报告有理论、有自己经验分享,他的做法距离我们一线老师都不远,很接地气,听完受益匪浅。通过两个小时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论文写作也并非那么难,关键在于对平时工作的思考和总结,且有想法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不拖沓。
(供稿:廖荣鑫 核稿:张文生)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