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园地 - 家校平台

“家教心主张”家长主题征文系列报道(17)

发布时间:2018.04.11 浏览量:2400次

编者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为了推动家长们更好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教育规律,更新教育理念,实现“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教育效果,合肥一六八中学近期开展了面向广大家长的“家教心主张”主题征文活动。家长们反响热烈,积极参与,现将部分征文与广大家长朋友共享。

 

致儿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儿子:

你好!最近,你每天起床被子都叠得整整齐齐,学习后书桌也收拾的井井有条,语文抽考获得班级第一名,外语竞赛还获得了安徽省三等奖的好成绩。总之,进步很大,为父为你的成长感到由衷地高兴,爸爸给你点赞。

儿子,为父的认为,一个人不论学习,还是工作,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正确的态度、良好的习惯和有效的方法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态度问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正确的态度,是建立在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目标的基础上的。能否有正确的态度,关键是这个人有没有家国情怀,关键是这个人能否将今天的学习和工作与自己今后的生活联系起来,关键是这个人能否将自己的努力与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强盛结合起来。“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欲穷千里目”,需要“更上一层楼”;“直挂云帆济沧海”,才会有长风破浪的时候。我们每一天的努力,都与未来有关。有梦想,有坚定理想和信念,其必会产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效果。

儿子,有一句格言是这么说的,“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告诉我们好的习惯很重要。好的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好的习惯需要养成。珍惜时光、与人为善、追求美好、知恩图报、见贤思齐、换位思考、善始善终、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总结反思、慎独慎微、善于用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等,都是我们需要养成的好习惯。就学习而言,好的习惯还应该包括学思结合、循序渐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聚沙成塔等。儿子,凭你的聪颖和悟性,我相信你能明白这些好习惯的内涵和精髓,并正成长的过程中养成和践行。

儿子,世界上的道理有很多。牛顿定律是道理,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180度是道理,“四时与日月,万物各有常,秋风一时起,草木无不霜”是道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有生”是道理。在所有的道理中,有一种道理最浅显、最通俗、最易懂,这个道理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就是爸爸常说的“瓜豆”原理,对这个道理深刻内涵你将在高二年级学了哲学常识之后会进一步明白。实际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所蕴含的道理有相通的地方。

“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是肯定的,确定无疑的,因为酬勤是天道。有了耕耘,是否就有好的收获呢?很显然,不一定。你还记得蒲松龄的一句名言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天不负”讲的多好啊。

耕耘和收获的大小之间,有一个效率、效果和效益的问题。方法是否科学,是否有效,对收获的影响极大。要想成功,光有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还不够,还必须讲究方法,而且是科学的、有效的方法。方法要解决的是过河的船和桥的问题,要解决的是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是劳而无功?是事倍功半?是劳有所值、付有所报?还是事半功倍的问题。总而言之,是要解决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的问题。方法是需要学习的,更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摸索积累。适合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经过实践检验,效率、效果和效益高的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

就学习而言,勤奋学习是最基础的方法。在勤奋的基础上,要注意优化学习的过程。在学校,学习包括目标、计划、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反思几个环节,这些环节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要注重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这一点从“聪明”字的构成上就可以看出。要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教材的编写是成系统的、成体系的,有其内在的逻辑。你能否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把每一册课本(在高三时可以上升到一门学科)所讲的知识连成线、织成网、建构体、画成树,且越细越好、越完整越好。你若能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后联系,你学习的知识记得就会牢,就不会轻易忘记,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就会品尝到豁然开朗的幸福,感受到心领神会的快乐。要遵循学习的规律,如循序渐进、教学相长、教导相成、学思结合、积少成多、循环往复等。要遵循记忆的规律,摸索记忆的方法,把握记忆的技巧。要学会闻一知十、触类傍通、融会贯通。题目不是做的越多越好,而是要做一题是一题,做一题就要有一题的收获,这就需要悟、需要反思、需要沉淀。正如考试一样,考试本身是不能提高成绩的,但通过考试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进而能做举一反三,才是考试的目的。“考后无二错,考后得满分”是考试最大的收获。要善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得到老师重视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理解老师、尊重老师、相信老师、关心老师、把老师教的那门课学好,就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要知老师用心苦,莫让教诲付东流。要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条件,也就是荀子在《劝学》中所讲的“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如虚心向老师求教,乐于向身边的同学学习,要善于利用书籍和网络,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和反思等。总之,处处留心皆学问。

儿子,与学习成绩相比,拥有良好的品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更重要。在学校不仅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培养自己的悲悯之心和家国情怀,培育高雅情趣,练就健康身心,养成良好习惯,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创新创造,以便为今后能弄潮时代,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好了,讲了这么多,看这封信也耽误了你不少时间,相信你能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

亲爱的儿子,爸爸衷心地祝福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天天开心、天天快乐!爸爸衷心地祝福你一生平安!一生幸福!一生有所作为!

顺颂!

健康进步!吉祥如意!

 

你的好朋友、深深爱着你的父亲 李善信

2018年1月16日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