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08 浏览量:1897次
人勤春来早。在校领导和政教处的关怀指导下,自3月2日以来,生活区多次开展“微讲坛”活动,各位老师分享自己的育人故事和育人经验,启发鼓舞着大家。今年参会的除了生活区的老师们,还有幸邀请到政教处副主任肖玉浩加入指导。
在第一期微讲坛中,高三生活组组长王鲁和我们分享了一个刘同学的故事,高中三年学习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刘同学因为家庭变故导致性情大变,由原来的阳光开朗到现在的沉默寡言,甚至要去求助医生,靠药物才能稳定情绪。题目《初春的期盼》和早春时节很吻合,而故事听来倍感沉重,内心唏嘘不已。
第二期的主讲人是高二生活组组长李自根老师。李老师讲述发生在他和张同学之间的故事。一次常规楼层巡查,无意中发现张同学即将面临失去爸爸的现实,这对一个孩子应该是不可承受之痛。在其后的日子里,李自根老师用体贴周到的陪伴,帮助张同学从痛苦中慢慢走出来。起名《遗忘的一角》,意在提醒我们平时工作中也要关注那些被忽略的乖孩子的喜怒哀乐。
高一生活组组长王晓雪在第三期微讲坛上深情讲述了一个不善言辞,不善独立生活的倪同学,面对集体生活的种种不适应。一学期下来,在老师的耐心关爱下,内心的坚冰慢慢融化,乐于融入集体生活之中。诚如王晓雪所说:让教育充满真诚的温度。
4月6日,生活区主管张海珍的《“屏”水相逢 怎能一“网”情深》让诸位老师获益良多。乍看题目,以为是生活区常见的手机问题,但细听来,原来是高三孙同学在交友网站开始一段恋情,每天耽于在电话中诉衷情。这里面暗藏了多大的风险,沉浸在爱情甜蜜里的孙同学浑然不知。细心的张海珍老师最终智慧地从情和理入手,帮助孙同学重回学习轨道,做她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不给青春留遗憾。
四位老师讲述的故事各不同。在每次的交流讨论环节中,老师们都会谈到现阶段教育中的共同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而问题根本大多源于家庭中爱的缺失。时代在变化,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也不同以往,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全新的挑战,偶尔也会有无力感。就老师们谈到的如何提高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建立良好关系的困惑,张海珍引用了心理咨询当中关系建立的五种态度: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必要时利用“成长共同体”,向关系好的同学寻求帮助。
肖玉浩每次都会从专业的角度,对老师们的困惑一一耐心解答。针对学生,提出了关爱的“有教无类”。学生有向好之心,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机会梳理自己,要以有趣的眼光看学生。针对自己,我们要关注自己的状态,多学习,保持平静、愉悦、谦虚之心,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好,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信任的人。
屈原曾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吴菊文校长多次谈到:教育就是一群不够完美的人带领另一群不完美的人孜孜以求的过程。新时期,新形势,我们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信爱的力量,保持初心与激情,把自己活成一道光,把每一位学生都放在心上,与学生携手前行。
(政教处 生活区 邹贤芳供稿)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