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8.05 浏览量:604次
2012-04-19
在繁密的准备与无尽的盼望中,修学旅行的日子终于到来。“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同学们早已在清晨的操场上整装待发,六时,车队出发,前往梦中的江南、文化的圣地——绍兴、乌镇。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远行最大的魅力在于对目的地的向往。长达六个小时的车程,丝毫没有影响同学们的热情,中午用过午饭,便迫不及待的来到了沈园。沈园那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吸引着每一个内心充满憧憬的文学少年。漫步沈园,孤鹤轩、半壁亭、宋井亭、双桂堂迎面而来,八咏楼、冷翠亭、闲云亭、放翁桥接踵而至,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疏密有致,错落有序,花木扶疏,清流回环。桃梅柳竹争妍,花鸟虫鱼竞秀。最吸引同学们的,还是壁上的两首《钗头凤》,游人流连吟咏,遥想当年陆唐无缘,默念此时心头有憾,幽幽小径留不下陆唐的足迹,留下的是穿越千年的悲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还在车上的时候,导游就开始鼓动同学们背诵这篇散文了。的确,这篇文章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想象,想着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想着会不会遇见蜈蚣、斑蝥、何首乌和木莲,还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当然还有那个刻在课桌上的“早”字。尽管真实的百草园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尽管先生的课桌安静摆放在“三味书屋”的一角却不准近观,尽管先生曾经读书的房间略显阴暗,但是,同学们依然感受到了先生童年的快乐与苦闷,触摸到了先生那一颗渴求新知与期待自由的心。
王谢风流满晋书
12日上午,让同学们休息到9点才动身前往兰亭。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兰渚山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处,沿途风景已佳,兰亭更是迷人。同学们早已将《兰亭集序》烂熟于胸,可谓带着课文入山阴。何处是“崇山峻岭”,哪里有“清流急湍”,流连于茂林修竹之间,驻足在流觞曲水之畔,有同学手拿摇扇,口诵名篇,俨然东晋名士,寄情山水之间,放浪形骸之外,仰观俯察,“信可乐也”。
王羲之借兰亭更添风采,兰亭因名士而声闻天下。后世诸多书法大家的作品陈列在王右军祠中,八角重檐的御碑亭下,伫立着一块国宝级石碑,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1693年所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书风秀美,雍容华贵。背面是乾隆皇帝1751年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一首七律诗《兰亭即事诗》,书法飘逸,对兰亭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这块祖孙碑历经风雨沧桑保存至今,见证了文化传承的艰难历程,有太多的故事,隐藏在碑文的字里行间。
此外,兰亭的鹅池浅溪淙淙,流觞亭幽静雅致。处处都给同学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文化的熏陶。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真正领略江南春景的美,是在柯岩风景区,此地是以古越文化为内涵,融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园内地域广阔,游人相对稀少,游玩时间充足,同学们终于可以自由徜徉于山水园林之中。这里有高耸入云的“天下第一石”,有名人荟萃的“越中名士苑”,还有《祝福》中热闹的鲁镇。漫步鲁镇街头,你会遇到祥林嫂在乞讨,鲁四叔在闲逛,偶有兵丁招摇过市,更有江南女子在凭栏远眺。恍惚间如穿越百年来到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江南小镇的市井风情令人流连忘返。
陆游说“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镜湖。”合肥的学子们也许已感到“庐州四月芳菲尽”,在绍兴,却正是“柯岩桃花始盛开”。放眼望去,满堤烟柳,万条柔丝,芳草连天,鸟翔鱼跃。漫步幽径,似置身水墨画里,泛舟湖上,如徘徊山水画中。和风拂去一日的疲倦,微雨带来一身的轻松。
小桥流水青石板,深巷枕河有人家
12日是返程的日子,上午有最后一站——乌镇。江南有许多小镇,像遗落人间的珍珠,让你未去时无限向往,来过一次就不想离开。乌镇可谓是江南的代名词了。由于行程紧张,我们只游览了乌镇的东栅。乌镇名气太大,游人太多。裹挟在如潮的客流里,我们仓促间看了乌镇的民俗馆,木雕馆,千床馆,钱币馆,以及矛盾故居等等。着实无法静下心来去倾听青石板上的脚步声和桥下流水的淙淙。好在可以去欣赏一下诗词中才有的小桥流水和迷蒙雨巷,领略一览无余的水阁风光,闻一闻醇厚清纯的三白酒,尝一尝香甜可口的姑嫂饼。
《罗马假日》中有一句话: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修学旅行不是旅游,而是一次体验和学习。相信三天的旅行,会让168中学高一的学子们获益匪浅,给三年的高中生活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