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隗祎 审稿:周健 发布时间:2025.08.04 浏览量:301次
代码织就云锦路 声光再焕徽韵长——168学子折桂数字素养巅峰赛场
2025年7月25日至31日,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浙江诸暨举行,该比赛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应用领域最高级别的评选与交流活动。活动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旨在全面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检验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权威平台。


合肥一六八中学经过激烈的市赛、省赛的角逐,于智能博物、优创未来两项目高中组拔得全省头筹,获得代表安徽的唯一资格,由隗祎老师带队前往诸暨参加全国交流。合肥一六八中学学子凭借出色的创新思维、清晰的逻辑思考与表达能力,在强手如林的全国赛场上大放异彩。王玉峰和夏然然老师指导的王奕辰、夏卿云同学在竞争激烈的“优创未来”高中组项目中,勇夺最高奖项——“全国创新之星”;刘宜萍、吕旁顺和隗祎老师指导的李皓轩、刘墨轩同学则在“智能博物”项目中展示了扎实的能力与独特风采。

“优创未来”折桂:慧眼智行,构建智慧校园新生态
在优创未来项目中,王奕辰与夏卿云同学的作品《慧眼智行——智能校园导览服务系统》,直击传统校园导览效率低、导航差、服务被动的痛点,打造了一个集图像识别、运动控制与智能语音交互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在现场交流与展示环节,她们沉着冷静、条理清晰,自信而专业的表现赢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认可。最终,该项目力压群芳,一举夺得“优创未来”高中组全国“创新之星”称号(全国前三甲)。


该项目为我校机器人社今年首次参赛,一经参赛便为学校赢得了该赛项的首个全国顶级荣誉,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份硕果来之不易,赛前王玉峰老师和学生一起顶着酷暑集训,比赛期间更是指导学生准备展示至深夜。这份沉甸甸的奖项,不仅是对师生们辛勤付出与卓越才能的肯定,更是合肥一六八中学在科技创新教育领域厚积薄发的有力见证!

“智能博物”项目:探索求知,风采尽显
由李皓轩、刘墨轩同学组成的“智能博物”项目团队,携其聚焦传统文化传承的《校园非遗展览室迎宾机器人》项目亮相赛场。灵感源于对校园内传统文化认知不足的观察以及春晚小品《借伞》的启发。他们创造性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打造了一套可亲可学的校园非遗智能宣传系统,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播注入新的活力。尽管在激烈的角逐中未能最终摘得“创新之星”桂冠,但两位同学在赛场上自信从容的展示、扎实的技术功底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也充分展现了合肥一六八中学学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耀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年级的关怀与配合,离不开家长们的理解与照顾,更离不开参赛师生数月如一日的辛勤付出。我校科技信息中心的刘宜萍、吕旁顺、王玉峰、隗祎、夏然然等指导老师团队全程护航,从项目选题的精准把握、技术方案的反复论证、为学生们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与指导;学生们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依旧坚持每周多次的训练累积,暑期多次集训更是风雨无阻,骄阳无惧,这份荣誉是对团队协作与不懈努力的最好回报。

“代码织就云锦路,声光再焕徽韵长。”。四位学子的优异表现,是合肥一六八中学坚持“五育并举”、高度重视学生信息科技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丰硕成果。此次折桂全国数字素养巅峰赛场,是合肥一六八中学在科技创新教育征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期待并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一六八学子在科技创新的广阔天地中展翅翱翔,用智慧与汗水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