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7 浏览量:442次
对于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来说, 我们始终都在践行这样一个理念:尊重孩子个性,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
在校园生活中,我们用“导师制”跟踪每位学生的成长轨迹、用涵盖各方各面的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机会、用日常的每一份关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
作为教育者,“因材施教”永远不只是简单的四个字,“如何发现孩子真正的个性与特质、以何种方式恰当激发孩子潜能”都需要深厚的情怀与专业的知识。
我们对此也一直保持着探索与学习的态度,正如从上学期开始引入的DPA生涯规划系列教研活动,至今已开展三期课程,分别为:
“发掘独特的教师优势力”
“对学生性格特质进行洞察
及“基于个性觉察的家校指导”
从引导老师认识自己、到认识不同特质的学生、再到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行为与需求,每一期都给老师们呈现了具体的实践方法。帮助老师们实现因材施教目标的同时,也为教育赋能。
以下内容来自升学教师 苏兆曦
发掘独特的教师优势力
觉察自身的优势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第一场培训王老师根据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老师们的性格测试报告,有针对性地对报告中关键指标分析。这些指标包括教师的性格特质、思维风格、特长优势、动力能量等方面,让核心教师深入了解自己的特点,了解自己教学优势。
与此同时,王老师通过互动和讲解的形式,逐项梳理不同特质的独特教育优势力,帮助老师们悦纳自我、相信自己的优势力量,在工作中恒定发挥优势。培训过程中,老师们不断举手发问,讨论热烈,各项互动不断上演。
洞察学生特质
洞察学生特质,实现因材施教。
在觉察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老师们进行了第二场培训,王老师通过讲解和分析不同学生的性格特质(宏观理性、宏观感性、微观感性、微观理性),让老师们打破自身偏见,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行为。
同时,通过个案展示和讨论的形式,帮助老师们与各项特质的学生更好地进行沟通和相处。
基于个性觉察的家校指导
除了对自己和学生特质进行觉察,家校沟通也不可或缺。为了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王老师在两周后给老师们进行了家校指导的相关培训。
首先王老师分析亲子冲突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家长和学生层面,通过分析学生的问题和行为,深度挖掘蕴含的内心需求,从而更好地让家长和老师有更多的解决方式。
此外,王老师还利用DPA四象限模型来进行选课、专业和职业讲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的优势都被看见。
通过这一系列的生涯规划教研活动中,相信合肥一六八中学国际部的老师们,在未来的授课中,不仅能够拓展自身看待教育的视角,也能够带来更多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供稿:胡晓雨 审稿:赵一红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