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教育 - 实验教学

中学关于设置“开放实验室”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09.05.21 浏览量:2487次

 

中学关于设置“开放实验室”的实践与思考

刘五七     合肥一六八中学(230601)

    摘要: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热点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到实验室做自己想做的实验,还理化生学科作为实验学科的本来面目。本文从“开放实验室”的实施以及如何通过“开放实验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学生的动手潜能、创新潜能、以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开放;实验;实践;思考;创新

    从高中新教材编排体系来看,更注重实验部分的内容,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是进行理化生实验教学的场所,是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基地。开放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何开放实验室却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究的问题,下面就自己的工作体会谈我校“开放实验室”的构想和实践。

    1  问题的提出

    自然科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许多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更由于一些学生在做实验时态度不认真,完全凭个人兴趣,把实验教学不当回事,经常出现实验方面的事故。所以许多学校都是那种“黑板上画仪器、嘴巴上讲过程”的实验教学方法,这就无形中扼杀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这些都没有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而美国日本是以创造教育为主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造就出一批敢于创新的英才。

    2  研究与实践

    青少年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对未知事物充满新奇和幻想等生理特点,部分学生有到实验室做自己想做的实验的强烈欲望。我校设置“开放实验室”活动,自今年4月15日开始,每星期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一次,一共开设了八次,参加人次为121,人数为86。“开放实验室”活动得到了许多学生的好评。一开始学生觉得很新鲜,参与的目的主要不是实验,而是好奇心所致。经过几次的开设,同学们渐渐改变了认识,端正了态度,他们来到实验室确实做自己想做的实验。这其中成绩优秀的同学占相当大的比例。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1)数量比例

实验班(注)(71人)      普通班(334人)      宏志班(47人)

参加人次  参加人数     参加人次  参加人数   参加人次  参加人数

    3        2            62       48          56        36

    (2) 类型比例

               涉        及        实        验(个)

教材中分组及演示实验  实验改进  趣味性实验   实验习题  设计有创意的实验

     24               8         5          4            2

    (3)成功比例(实验一次性成功率)

教材中分组及演示实验  实验改进  趣味性实验  实验习题  设计有创意的实验

      85%            50%       60%       50%           0   

    3   程序与内容

    3.1   实验室的开放做到有组织性,有序性。

    不管是开放形式、开放时间还是操作程序,都必须是有组织的、有序的。如果自由式开放,或者“自助餐”式的开放,没有教师的指导,这种开放不但达不到目的,而且对实验室管理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造成一定的事故和破坏。

    开放实验室的时间安排:鉴于中学属于基础教育,每天课堂常规教学必须保证,所以开放实验室活动只能在课外活动时间较为适宜。

开放实验室的操作程序:

    3.1.1  凡是要参加开放实验室活动的学生,必须提前三天提交《开放实验室活动申请报告》一式两份,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申请报告的内容包括姓名、班级、实验具体内容以及所用仪器及药品名称及数量。报告交到实验室实验教师处。

    3.1.2  成立学校“活动申报审核小组”,以理化生教研组长为活动申报审核小组组长,成员主要有理化生任课教师及实验教师。学生提交的报告经“活动申报审核小组”审批通过方可获得开展资格。由实验教师具体安排活动场地及准备学生的相关实验。

    3.1.3  在实验开始前,指导教师进行简单讲解,告戒学生注意安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活动进行指导和点拔;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对活动情况进行小结,由学生自行完成实验报告交指导教师批改,指导教师要认真填写《实验室活动成绩登记册》。

    3.2  开放实验室活动内容

课本中的演示及分组实验、趣味性实验以及怎样改进;对课后实验或实验性习题进行实验;设计新的有创意的实验;进行自制教具学具活动;开展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等。

    4   思考与建议

    4.1  要让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开放实验室的意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室激励机制。

    开放实验室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由于学生缺乏正确的理解,害怕影响升学科目的学习。有些领导、老师也怕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浪费一定的实验器材和药品,而不敢让学生参与“开放实验室”的活动。所以要让全体师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开放实验室的意义。参加开放实验室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升学科目的学习,而且还会激发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升学科目的学习。其次,要建立《实验室活动成绩登记册》,学生每一项实验或活动完成后,指导教师要把学生的实验或活动完成情况如实记入成绩登记册,学期总成绩要记入个人档案,并作为评优和推荐保送生的标准之一。再次,在学校科技活动月中,可开展实验技能竞赛,自制教具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在开放实验室活动过程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这样,大家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4.2  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开放实验室一切都让学生自己动手,这样学生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开放实验室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帮助。对后进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实验,利用实验的魅力,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找回自信,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中等生让他们对课本中实验的难点进行训练,自己动手,发现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优秀生进入实验室,思维活跃,智力呈开放状态,他们用实验解决和研究一些疑难问题。开放实验室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要对已有的信息进行搜索和创新,并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空间,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正确对待,认真研究,找出问题所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4.3   对开放实验室的建议。

    开放实验室的首要前提必须是教师要思想开放,即摒弃师道尊严的思想,要树立与学生平等民主的思想,对一些实验进行共同研究。其次要相信学生、赏识学生、为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再次开放实验室以学生自主实验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教师主要规范学生的操作、解决实验过程的疑问和把握实验室安全关外,其余一切让学生自己去做。

    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已成为热门话题,但如何实行确实值得反思。中学阶段是理性思维和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黄金季节。学校设置开放实验室,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思想,提高学生的分析探究问题的方法的一个重要举措。

    (注)实验班指外校在我校借读的学生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