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高二2班陈鹏博、朱月霞 审稿:肖玉浩 发布时间:2025.09.28 浏览量:108次
秋风含敬意,步履寄追思。在中国烈士日来临之际,为深切缅怀革命烈士盛习友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近日,我校组织师生代表身着整齐校服,以徒步践行初心的方式前往盛习友纪念馆,开展 “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 行走的思政课活动,让红色教育在步履间落地生根。

从校园出发,一支支整齐的队伍沿着道路缓缓前行。队伍中没有喧闹的嬉笑,只有沉稳庄重的步伐 —— 每一步都似在追寻先烈的足迹,每一段路都像在重温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沿途的树木静静伫立,仿佛与师生一同缅怀这位曾为救护群众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师生们目光坚定,心中默默回响着盛习友烈士的壮举:1969 年 7 月 17 日,突发的山洪席卷而来,解放军战士盛习友不顾个人安危,三次毅然冲入激流抢救群众,最终因体力耗尽壮烈牺牲,将 24 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守护人民的岗位上。

经过近一小时的徒步,师生们顺利抵达盛习友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烈士雕像前,随着主持人的宣布,纪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全体人员整齐列队,向盛习友烈士雕像深深三鞠躬,并集体默哀 1 分钟,以最质朴的方式表达对烈士的深切哀悼与崇高敬意。随后,在团员代表周维漪同学的领誓下,学校学生干部高举右拳、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不仅是对革命烈士的致敬,更饱含着 “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的坚定决心。

宣誓结束后,在学校团委副书记肖玉浩、朱月霞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走向雕像,将手中的鲜花轻轻放在基座前。每一朵鲜花都承载着对烈士的崇敬与追思,洁白的花瓣在微风中轻颤,仿佛在轻声诉说着英雄的伟大事迹。大家神情庄重、动作轻缓,生怕惊扰这片神圣的空间。整个献花过程安静而肃穆,唯有偶尔传来的鸟鸣,为这庄严时刻增添了一丝自然的生机。当最后一束鲜花安放妥当,同学们在纪念馆前重新列队,在我校高一(3)班闫子玥同学(纪念馆志愿讲解员)的引导下,有序进入馆内参观学习。

走进纪念馆展厅,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历史温度的实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生动还原了盛习友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参军后,他总把驻地五保户的名字、需求仔细记在小本子上;寒冬里,他冒雪徒步 20 多里为陈兰花老人煎药送药;洪水来临前,他率先抢运集体的 1500 多公斤稻谷……“党把我养大,人民都是亲人”—— 这是盛习友常说的话。 正如朱老师所说,这些正是《政治生活》中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具象化体现,盛习友烈士用一生践行了中国共产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根本宗旨;高中哲学中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在盛习友的日记与抉择中愈发清晰。他的生命轨迹,恰是高中政治教材中最鲜活的 “实践注脚”,每一桩事迹都让理论知识有了温暖的现实温度。


“为人民献身最光荣” 的信念,支撑着他发烧时仍坚持抢修水库决口、火海中奋不顾身抢运国家物资,甚至在得知失散多年的妹妹有了消息时,仍选择先赶赴紧急施工地点。这种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的坚定选择,生动印证了 “正确价值观能指引人生道路” 的深刻道理,他 24 年的人生,就是 “坚守人民立场”“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的鲜活例证。

参观过程中,讲解员闫子玥同学低声讲述着烈士生前的点滴,同学们时而驻足凝视、若有所思,时而轻声交流感悟,深刻体会到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英雄本色,也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以盛习友爱民模范为榜样,把对先烈的崇敬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行动传承精神!” 学生代表在分享感悟时语气坚定,眼中满是担当。参与活动的老师也勉励同学们:“这次徒步追思,不仅是一次身体的行走,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希望大家铭记烈士事迹,心怀感恩与责任,努力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次 “行走的思政课” 活动,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将红色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实地,让师生们在亲身实践中感悟英雄精神,更让红色基因在步履间传递、在心灵中扎根。未来,我校将持续创新红色教育形式,开展更多沉浸式、体验式的红色主题活动,让更多师生在追思中汲取奋进力量,在传承中勇毅前行,让英雄精神跨越时空、永垂不朽!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