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17级

画意瓷都 创新瓷魂

发布时间:2018.04.03 浏览量:2174次


3月30日,是研学旅行的第三天。与前两天风格截然不同,瓷器文化是今天的唯一主题。阳光明媚,清风正好,此刻,遇见青花白瓷、玉釉华彩,结识了——真正的景德镇。

 

首先到达中国陶瓷博物馆。跟随解说员的脚步,沿历史缓缓追溯,那一件件惊世的美瓷伴着精致淡雅的人文情调,如丝如雨般流进我的心间。一件瓷器便是一段历史:唐三彩、元青花、窑变釉…代表着时代,更体现了瓷器匠人的匠心。如清代御贡瓷器,烧制百件只精挑一件进贡,其余全部打碎。这“百里挑一”的方式,何其刻苦?何其匠心?

 

那一件件承载着一段又一段故事的瓷器,令我仿佛梦回千年,看君临城下,看窈窕美人。在陶溪川感受到的却是别样的陶瓷,它们展现出一种现代的美,正随着时间的推移熠熠发光。游览街区店铺,创新氛围总氤氲身旁,我们一路欢声笑语,满载而归。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景德镇陶瓷“始于汉室,起于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成为中华一张无可替代的名片。返回途经景德镇的母亲河——昌江,当年闻名天下的“昌南”瓷器就是通过这条水路运向世界各地的,此地也被认为是海上丝路的源头。而如今,江水静流,诉说着多少古镇的故事,又通向那开放、共享、自信的明天。

                                                           高一25班 赵祎茗


3月30日,是研学旅行的第三天。与前两天风格截然不同,瓷器文化是今天的唯一主题。阳光明媚,清风正好,此刻,遇见青花白瓷、玉釉华彩,结识了——真正的景德镇。

 

首先到达中国陶瓷博物馆。跟随解说员的脚步,沿历史缓缓追溯,那一件件惊世的美瓷伴着精致淡雅的人文情调,如丝如雨般流进我的心间。一件瓷器便是一段历史:唐三彩、元青花、窑变釉…代表着时代,更体现了瓷器匠人的匠心。如清代御贡瓷器,烧制百件只精挑一件进贡,其余全部打碎。这“百里挑一”的方式,何其刻苦?何其匠心?

 

那一件件承载着一段又一段故事的瓷器,令我仿佛梦回千年,看君临城下,看窈窕美人。在陶溪川感受到的却是别样的陶瓷,它们展现出一种现代的美,正随着时间的推移熠熠发光。游览街区店铺,创新氛围总氤氲身旁,我们一路欢声笑语,满载而归。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景德镇陶瓷“始于汉室,起于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成为中华一张无可替代的名片。返回途经景德镇的母亲河——昌江,当年闻名天下的“昌南”瓷器就是通过这条水路运向世界各地的,此地也被认为是海上丝路的源头。而如今,江水静流,诉说着多少古镇的故事,又通向那开放、共享、自信的明天。

                                                           高一25班 赵祎茗

 

 

2018年3月30日高一(26)班全体学生 踏着清晨的朝阳来到了期待已久的中国陶瓷博物馆。同学们满怀期待与激情在通往博物馆大门前的旋转大阶梯上被相机定格在那一刻。女生拉着硕大的横幅,男生站的挺立,老师们笑的灿烂,一切和谐安好。

      再往上走一走,走到台阶的尽头,宏伟壮阔的博物馆映入眼帘。博物馆的外观布满了金属长条,像一张宽大的金属网覆盖住了它似的。给人一种严肃精致的初感,像瓷器那般沁凉。

     大家有序的拿到了门票,进入博物馆。陶瓷博物馆的内部和外观一样的宏伟、别致。全部的大理石装饰布局,让人一进去就有一种清凉之感,外面的灿阳透过玻璃洒落进来,仿佛热气都被过滤了似的。整个内部明亮而清凉。简约大气的斜向电梯错落有致的落在大厅的左侧。大家带好讲解员发的蓝牙耳机,排好队顺着电梯来到了二楼——汉代瓷器馆。

    “新平冶陶,始于汉室。”汉代的烧瓷技术已经可以说是非常的精湛了,每一件瓷器是那么的精美绝伦、巧如天工,宛如一只无形的圣手所塑造的那般。那一个个青瓷,通透玲珑、温润如玉,有的体态丰盈,十足饱满,有的小巧玲珑、精致典雅。每一个青花瓷,色泽都是十分的纯粹匀称,白的通透的瓷底上一朵朵蓝青色花在上面绽放,每一笔都凝聚着工匠的多少心血与期待,上面布满了花叶,但倘若你仔细欣赏便会发现,每一朵花都各不相同,一个瓶子上仿佛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花世界,它说尽了花的语言,也倒尽了制陶人的一生。那上面的每一条纹路,每一个造型都留有岁月的痕迹,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它们曾被掩于尘土,但岁月的旅行终是让它与大家相见。望着它们仿佛一切都静止了一般,我们与几千年前的时空相连,时光兜兜转转,终是相见。不早不晚,就在此刻。

     瓷器,它代表一个制陶人的一生,它代表着中国,是国人的骄傲,它同样也是属于全世界的艺术,是世界的珍宝。昌南,china,瓷器,中国。中国因瓷器而闻名,瓷器因中国而出彩。每一件瓷器都必须要经过数道繁琐的工序而得来,烧陶要用的松木并非易得,为了保护生态平衡,从古至今烧陶的时间段也非常的讲究。最后烧制的火候更加是关键,往往几度的温差就可能导致一窑子的瓷器前功尽弃,甚至连入窑时的瓷器摆放都会影响最后的成品好坏。由此可见博物馆里的瓷器是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和光阴,匠人精神也不过如此了吧!欣赏完了整个博物馆,仿佛与古人在时空中相见,心中一片平静与感动。每一个人与每一件瓷器的呢喃细语可能只有自己才能体会的吧!

我们再次顺着电梯回到大厅,一片沉寂,大家似乎都沉浸在那历史中如此美好的长河里,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一上午的行程虽不长,但所带给大家是震撼心灵的体会,这无可替代。真是意犹未尽啊!                                                 

                                                           高一26班 李卓然


 

 


25班.jpg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