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17级

诵经典 书古意

发布时间:2018.03.30 浏览量:1740次

 

    仲春的日光被竹菁裁成细密的影,惠风吹拂起缕缕诗思。当时豪英虽不再,今日青春正当年,来自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2)班、(22)班、(23)班、(27)班的学子们朝气蓬勃,漫步幽篁,只为一寻昔人兴感畅咏之地--千古兰亭。

QQ图片20180330092505.jpg

QQ图片20180330092510.jpg

    兰亭之行,虽有旖旎的风光,清芬的草木,更有如少女绛唇般鲜妍明媚的垂丝海棠,但千万烂漫春色,终不如艳阳天下,清溪河畔齐诵千古名篇《兰亭集序》的诗意之举。当早已谙熟于心的字句从口中流出时,万千思绪在心中涌起。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篁竹深处的嘤嘤鸟声荡涤了我们心中的尘埃。与语文课堂上的诵读不同,回荡在天宇间的琅琅书声将一股清气注入我们的灵魂,与外在的春光无限相融,充分地体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之美。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们畅想千年之前的古贤审自然万物之趣,抒死生今古之理的兰亭修禊之会,又不禁感叹春光之易逝,今古朝代兴替之多变。在自然与古迹的双重启迪之下,我们不由得立志: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珍惜当下的美好韶华。

    吟诵经典,古韵入心;挥毫泼墨,尽展豪情。置身其中,我们愿追溯王右军的笔触,散一次跨越千年的墨香。十里长亭,素白画卷,二者的有机融和,赋予兰亭独特的灵魂。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悬笔一绝,字迹似海浪千叠。各班的书画大家,自然出手不凡,一笔一划勾勒出方块字的筋骨,挥狼毫,书翰墨。众人屏气凝神,细心品味。有同学别出心裁地添上了茂林修竹的画饰,为画卷增色不少。画卷一出,虽不是名家名帖,却也凝结着我们对文化的自信,愿意传承的决心。今人视昔,是满满的敬仰,愿这份文化的意义和内涵,能再延续千年,与后人共赏。

未命名.png

QQ图片20180330092615.jpg

    我们诵其文、赏其书,是否有感于跨越千年的厚重与积淀,从而心生对文化的向往?春日之景如此,我们心旷神怡之时,又能否体会春红易逝,韶华难留?我坚信,我们与兰亭的一切有共通之处,足以令每个人心中的情感喷涌,为赋,为景,为情,为人。这样,倒也不枉此行。捧着一颗心来,满载记忆归去。

     兰亭之旅,正如王羲之所言,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可于此处获得情感的共鸣,便令这次旅行变得有意义。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因有感于斯文,故录今人诗赋于其下: 

 

兰亭集锦(其一)

作者:高一(22)班 张琳越

林深已寄幽篁情,

千古哲思满山阴。

宕然路转柴扉外,

清风飒簌惊山禽。

 

 山坡羊·兰亭梦

作者:高一(22)班 赵博文

菡仙无语,

东君当局,

山神土地迎仕举。

红如雨,

绿映渠,

蛇行斗折流水曲,

百里长卷挥墨书序。

累,逍遥旅;

乐,逍遥旅。

 

 兰亭素影

作者:高一(22)班 陈硕

衔山点点香妃泪,

深林丝丝望帝魂。

百字兰亭千人咏,

千古绝书百麾论。

 

撰稿:高一(22)班 江小白  周彦钊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