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17级

高二年级时政评论课纪实(三)

发布时间:2018.12.17 浏览量:2080次

《走进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本周高二(18)班时政评论课上同学们就此展开评论。


B0D66281E1C89DA83A1EA4BE3A0EB39D_副本.jpg


中美贸易战早已开始!贸易摩擦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二是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前者基本上是竞争性的,而后者是市场不完全起作用的,它们对两国经济福利和长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中美两国在钢铁、轮胎和汽车进出口问题上时有矛盾,201112月,中方对美国汽车实施双反税法案。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实时跟踪一些产品的出口贸易情况,防止可能爆发的贸易摩擦。

1)中美轮胎特保案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2009629日提出建议,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35%的从价特别关税。根据程序,200991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20101213日,WTO驳回中国提出的美国对其销美轮胎征收反倾销惩罚性关税的申诉,仲裁小组表示美国在20099月对中国销美轮胎采取“过渡性质保护措施”征收惩罚性关税未违反WTO规定。201195日,世界贸易组织(WTO)裁定中国败诉。

2)三一重工起诉奥巴马

20129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以涉嫌威胁国家安全为由,签署总统令叫停三一集团关联公司美国罗尔斯公司(Ralls)在俄勒冈州投资的风电项目。随后三一方面向美国哥伦比亚地方法院递交诉状,认为奥巴马此举违宪,并将奥巴马和美国外资委员会(CFIUS)列为共同被告。


E28A661F3F15833169EFE9300E8FC964_副本.jpg


紧接着,大家又分析了贸易战背后的原因。中美贸易战不是偶然!这部分是贸易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其中又分为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 

1)中国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世界经济无可避免地正在进入G2格局,这对目前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形成重大挑战,中美之间的摩擦和潜在冲突由此势所难免。中国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的期望渐有背离;中国制造2025在核心技术领域挑战美国的优势;中国由政府主导经济活动的模式日益威胁美国的自由经济模式和美国企业的竞争地位,这应该是中美经济贸易领域摩擦加剧的深层原因。

2)美国因素

美国一系列措施背后,是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深层目标:一是美国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不能流入中国企业手中;二是关键产业的国内产能需要保护。最终目的是保持美国国内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忧虑,尤其是中国政府从国家战略层面规划了提升中国产业和科技竞争力的现实路径,迫使美国必须动用综合手段来维护其竞争优势。特朗普敢挑起贸易摩擦,还基于两个判断。一是美国对商品的进口存在众多替代来源地,但其却是很多国家不可替代的商品出口地。特朗普的第二个判断是中国在部分商品进口上对美国依赖度高,中方在贸易摩擦中的反击能力受限。

    根据之前的分析,主持人让同学们假设自己是特朗普和习大大,思考在访问期间会议时和独处时会谈些什么?并且还提出了对于各国的影响与策略:

【欧洲:原有贸易平衡受冲击 不能作壁上观】

【日本:未被排除在追加关税名单外 如坐针毡】

【新加坡、马来西亚:关注摩擦降温信号】

【韩国:用汽车市场交换免关税 非明智之举】


BFA817DA86039975CEF8DA8F47AF1F91_副本.jpg


     最后,主持人从政治企业利益关系我们自己四个方面,提出“我们该怎么办?”的问题。时政评论课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同学们受益匪浅。

    

                                 供稿:高二18  王中阳

审稿:刘湘玲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