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2 浏览量:2844次
吴菊文校长高三(15)班演讲记实
阴霾笼罩,是今天天气的真实写照,也是对距离高考仅剩46天的同学们的心理状态的生动描摹。高三15班的同学们照常早早地抵达了教室,开启了一日的晨读,勤恳而又笃定地着自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然而,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天早晨,吴菊文校长推开了高三15班教室的门。
四月的风拂过面庞,是一种柔和的凉爽。忙碌的“书农”们都抬起头,意识到今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
令我们感动的是,虽然事务繁忙,吴校长还是为这次演讲做了充足的准备。亲切的开场白之后,他就犀利地提出了我们存在的问题,为同学们敲响警钟。
首先,作为备考的考生,我们轻视“双语”。“双语”作为高考中的两座大山,本该受到重视。然而很多同学却整日陷于同“数理化生”的酣战,流连于难题的丘岩怪壑,而忽视了身旁属于双语的山清水秀、雄浑瑰丽。这不仅使我们在考试竞争中处于劣势,也使我们缺失了备考生活中的一种美好。
其次,对于身边的人与物缺乏足够的尊重。唯有少年多壮志,我们同学们值此芳华,积极地改造世界、提升自我。但是我们的阅历毕竟有限,不虚心听取师长的意见,往往容易陷入误区。
“我们班的同学们啊,一定要稳住阵脚,调节心态。坚定信心,彰显实力!”四句话掷地有声,吴校长的眼神很坚定,闪着光芒。这也许只是吴校长日常表情的自然流露,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来自前辈的温暖鼓励。
吴校长与我们分享了一句《韩非子·喻老》中的格言:“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凡驾驭马车,关键在于要让马安心于驾车,人心要集中于调马,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到达远方。的确,“越是到后期,最能决定考试成绩的是临考的心态”。只要道路是明确的,目标是清晰的,我们就不必为尚未到来的事情发愁。成大事者唯有静气,患得患失者鲜克有终。吴校长又列举了几例学长学姐的”逆袭“范例,让同学们信心倍增。
最后,吴校长又带领我们从宏观上认识到我们努力学习的深刻意义。一六八的孩子,不仅有家国情怀,还具有有文明素养。正如校训“择善修身,立学济世”所启示的,我们学生不仅要“已识乾坤大”,还要“犹怜草木青”。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许慧敏同学提出了关于理综合卷的问题,校长也耐心地解答了这个困扰很多同学的难题。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吴校长提到了去年他在”长三角校长论坛“上发表的讲话,题为“又见远方艳阳天”。我认为,这是一个智慧而又美好的题目——但行前路,无问西东。我们总会将这阴翳拨开,再次见到美好的艳阳天!
下课铃响起,吴校长挥手道别,阳光穿透丛云,照在同学们脸上。
(撰稿:高三15班 胡讯仪 审稿:姚金玲)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