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9.28 浏览量:763次
新学校:山东省杜郎口中学
启示之:反思会
发现问题是一种境界,承认问题是一种胸怀,分析问题是一种能力,解决问题是一种智慧。自实行教改以来,我校的老师坚持反思,并将反思的内容每天积累,形成书面文字,展示在楼道内的白板上,相互浏览、借鉴,以达到互惠共赢的目的。有专家评价说,杜郎口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求真务实的“反思文化”。
当反思成为一种文化时,便有了与众不同的价值意义。搭建反思平台是我们反思文化的特色。反思主要由反思会(每日两次)、教师反思板(每周更新)、电子屏幕反思(随时滚动)、班主任反思、日常行为规范反思等组成。内容涉及纪律、卫生、班级管理、年级管理、学科管理、课堂教学、师德规范等方方面面。反思会上,老师们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在思想的沟通中达成共识,在经验的分享中收获快乐。
杜郎口的反思会是一个风景。每天上、下午预备铃之前,在教学楼一楼大厅里,先是由中层领导选出的“值日校长”对学校综合情况,尤其是对课堂教学进行反馈。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优点与不足,二是课堂量化分数公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真正做到时间短、反馈快、效率高,使优秀做法发扬光大;让不足的地方暴露出来,避免再犯。为了增加说服力,往往用多媒体再现课堂状况,用事实说话,这比生硬的口头说教有效得多。
“值日校长”总结完,第二项是教师的自由发言,或听课感悟,或读书心得,或学生评教后的感想,或课堂机智分享,或班级管理点滴,等等。另外,每天两次的反思会还各有侧重。上午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材料展评,下午是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材料展评。学科组主要针对的是教师的备课、小制作、学生的预习笔记、双色纠错本、教师小课题研究的评比反思活动等,旨在引导教师走自主教科研的道路。年级组材料展评的内容侧重学生评教,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进行反思沉淀,旨在引导教师要打开学生心结,走近学生心灵,蹲下身子和学生同成长。
(孙玉生)
新学校:山东省兖州市第一中学
启示之:教学叙事研究、对照式反思、效果性反思、群体反思
教学叙事研究
它既是教学研究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学反思的一种方式。教师通过写教学日记或者教学博客的形式来记录典型的教学过程,在叙事的过程中,穿插对教学实践的分析评价,叙事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
对照式反思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困惑,带着这些困惑走进别人的课堂,有针对性地听课,边听边比照,反观自己的教学,寻求解决问题、消除困惑的方法和途径。比如,某位教师感觉到自己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就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去听课,对照别人的课堂,去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这种反思,我们称之为对照式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大有裨益。
效果性反思
我们借助试卷(包括学生平时的练习)分析,去了解学生对该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能力的提高情况,并依据此情况来反思我们的教学,哪些做法是成功的,还存在哪些不足,应该如何来调整。效果性反思是最切合实际的反思行为,因为学生学得好才是教学的终极追求。
群体反思
群体反思是指以群体合作的形式进行的教学反思活动。在过去的时间里,我校主要抓的是集体备课中的反思环节和专题研讨式反思。我校的集体备课分三个环节:上周教学活动的反思——集体备课——分配下周的备课任务。在第一个环节中,参加备课的每位教师都要在组长的组织下,依据反思项目(精彩生成与引发的措施,方法手段、教学机智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教后有哪些启发)逐个发言,同时做好记录,集体备课后写出教学周反思。集体备课中,集体反思,群体对话,互相启发,不仅个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好的做法得到了推广,而且思维的碰撞又可以触发新的认知。
专题研讨式反思
这种群体反思要分几个步骤来走:第一步,在教师中广泛地征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科组为单位提交。第二步,教务处组织人员对征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筛选,保留典型的问题印发给教师。第三步,教师从这些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发言稿。第四步,分别举办专题教学论坛。专题研讨式反思始终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又是在群体中展开的,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教师之间的合作互补、思维碰撞、新知生成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颜丙松)
新学校:北京市昌平区长陵中学
启示之:日反思、周反思、月反思
为了解决教师在反思中的盲目性、无头绪,为了让教学反思更好地为高效课堂服务,学校紧密围绕课题“学生合作式自主管理策略的研究”确定了每月反思主题。
9月份反思主题: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反思内容围绕小组长的培养与使用、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小组成员间人际交往等。
10月份反思主题: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反思内容围绕导学案的完成及预习情况,注意对学、群学、展示、检测等环节。
11月份反思主题:导学案在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围绕反思主题,分日反思、周反思、月反思3大板块,以个人反思、集体反思的形式,将日常反思与课堂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实践与理论结合,以反思促教学、科研。
日反思
教师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围绕本月的反思主题写下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等。每天要把反思贴到教学反思平台上,以便教师们交流学习。
周反思
每周教研组集体反思,围绕本月的反思主题对一周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性反思,同时,教研组对本周的听评课进行讨论反思。集体教研剖析课堂教学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案,不断丰富、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使已有的经验进一步重构,追求课堂教学的合理化、效益的最大化。这是激发学科教师参与课堂改革,凝聚集体智慧,产生责任感和成就感的反思活动。
月反思
任课教师结合本月反思主题及一个月的教学反思,以案例的形式撰写月反思,这是反思上升到理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过程。
课改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问题和困惑不可避免。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以写促思,以思促教。我校教学反思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促进了我校高效课堂的改革。
(2011年9月28日《中国教师报》)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