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20 浏览量:6749次
【编者按】一六八的校园,各路“大神级”人物出没。他们或为奥赛金主,或是社团达人,或演讲讲到中央电视台,或在世界小姐省区才艺赛中夺冠……也有如下这类人,或热心组织学校班级阅读活动,或在各级各类言语比赛中脱颖而出,或笔耕不辍屡有文字见诸报端,他们是一六八的阅读风云人物,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年度读书人物 阅读看世界
——2018年度读书人物风采(三)
无法割舍的喜爱
——年度读书十大人物“荆紫怡”
“谵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淑女,如切如蹉,如琢如磨。”日积月累的阅读经历不断打磨她灵魂的棱角,使其更为温婉;数不胜数的书籍卷册不断拓宽她生命的深度,使其更为厚重。外发于形,则表现为那待人接物时如三月春风般和暖的笑容,那无论何时总是挺拔如松的身姿,那举手投足间的端庄大气,恰到好处,增之一分则刻意,减之一分则单薄。无论草长莺飞抑或滴水成冰,无论是草木葳蕤抑或万物凋零,她手喷书卷细嗅心香。在小径上,她沉思,不期弄花香满衣。在清风中,她酣歌,衣袂上沾着对影成三人的清冷。人在廊上,书在膝上,拂面的微风里,湿润着诗意;松间蛩响,月明星小,一枕书香,安然入梦。
栀子将阳光捣碎后筛得花影斑驳,她的柔发被风撩起,晕开三分闲适,七分沉醉,恍惚款款从书中走来。
初见她,清秀的长相并不惹眼,事后常想起的,是诙谐睿智的言语,让我在人群中一眼认出她的,是趋于优雅的从容,不失稚气的率真
“书就像剪刀、锤子、车轮一样,一旦发明出来,就想不出更好的了。”不知从哪一天入了书的劫,买不起书,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寒来暑往,她在书店一待就是八小时,在家匆匆解决早餐,顾不上午餐和晚餐,虽饥肠辘辘不改其志。
她深谙国学,对“国学热”不以为然,“真正有读书风气的时代,读书是个人的事”,她不喜附庸风雅,像是风雅附庸了她。孟冬十月,《枕草子》的书页刚刚合上,她随手折一把枯死的狗尾草、一串结籽的黑珍珠,琢磨着怎样插在瓶中才最好看,精致地消磨整个午后,心安理得地浪费很好的阳光;暮春时节,她正好在读《红楼梦》,不学黛玉葬花,只沉默地兜了一捧捧落英,兴致勃勃地吟哦着一首首送春诗,把寝室装点得如织锦般,心中想着 “拉住春天的衣角”。
你若问她喜不喜欢读书,她多半会将头从书页中伸出,带些茫然地回:“何从谈起,这就跟吃饭睡觉一样,是无法割舍的呀”你若问她读书的好处,“知识只有消化了才是营养,不然就是智商中的脂肪”。书让她多了一分超然与宁静,多了几分逸世通达,在现实中更清醒地生存,敏感地洞察周围的环境,虽不喜高谈阔论,每每发言也头头是道,她两次参加全市国学经典知识竞赛均拔得头筹,信笔挥洒的文章也常取得不俗成绩,她初三受邀参加全国中学生国学经典高端论坛,在一群高中生中也毫不逊色,台上,她博闻强记舌灿莲花,台下,她人情练达广交益友。她坚定地走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让她更加接近灵魂的至臻之境。
“在宇宙的洪荒中,在亘古的天地间,我以微芥之身,与人类绵延几万年的智慧相遇,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是我的幸运。”
我更希望她生于乱石,不减柔软,深寻书源,痛饮甘醴,绽放一支娉婷,不忧,亦不惧。
怀敬畏之心慨然前行
——年度读书十大人物“伍一凡”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书籍对于他而言,无疑是最活跃却又充实自己的存在。它如层叠柴薪里的点点星火,激发自己的思维;它亦如璀璨繁星下的波波春水,润泽自己的性格。
小时候,他很痴迷于收看央视的《百家讲坛》《寻宝》等文化栏目。为了熟悉每一位教授口中的人物,为了理解每一件宝物背后的经历,他选择以书案为基,以书卷为友,以书香为乐。从略识世事的孩童成长为翩翩有礼的少年,《红楼梦》给了他美的认识,《活着》给了他生的渴望,《神曲》给了他攻坚克难的动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了他更加崇高的追求。一路走来,书籍给他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文学创作也是他的爱好,美好的生活、生动的实践都是他灵感的来源。校园诗会时,他就曾以家乡的景物创作了诗歌并成功入选诗会诗集。同时,学校里大大小小的征文活动他也绝不缺席——无论是诗会、科技节,还是艺术节、研学旅行,都有过他的作品。即使是进入高中,他也没有放弃读书的习惯。他利用暑假等课余时间大量阅读书籍,并把自己的感受以读后感的形式呈现,而这些读后感让他获得了合肥市“暑期读一本好书”征文活动的一等奖。他还曾经将自己创作的文章向报刊单位投稿,从家乡的《淮河晨刊》到省城的《新安晚报》,都有过他的点滴痕迹。
同时,各式各样的语文学习活动也给他更多与常人不同的体会。他曾经为参加合肥市首届庐州校园灯谜大会专门阅读有关灯谜的书籍,潜心准备,最后获得合肥市“优秀射手”的称号,并代表我校参加团体赛获市第一名。他还参加了有关《诗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这使他加深了对传统文学的理解,增进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学艺术的认同。此外,他还参加过校内文明主题的演讲活动,既获得了奖励,又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更为自己是一名文明的一六八人所自豪。
香港文学评论家梁文道曾说,书读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的幼稚与无知。他满怀一颗对世界敬畏之心,在一条属于自己的阅读之路上慨然前行。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