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师成长学院

课程课堂经验交流 严谨主动诚恳热情 ——参加华师大第四届“卓越教师”培训系列报道

发布时间:2016.04.07 浏览量:1131次

 

今天上午,我们聆听了华师大特聘教授、上海特级教师施红莲的一场关于校本课程建构的讲座。施教授详细地介绍了她组织并开展的“上海市乡土音乐文化”课程,图文音像并茂,让我深有体悟。

不得不说,课程是个热词。上有国家课程,中有省市区课程,下有校本课程。这个词语于我们学校的老师也不陌生。一个学校建设课程的实力,已经“由软变硬”,形成分量可掂的一本本教材、学案、练习,考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研的品格了。

课程建设本是一项系统课程,包括了建构、优化,到最终使用的过程。但是引领者的高度至关重要。参与者的投入付出,研究团队的通力协作至关重要。反思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有做的好的,有做的一般的,大有可为。

    

    

下午,黄建军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一堂值得深思的讲座:我们听课听什么?是听教师,听学生,还是听知识、能力与认知态度?在黄教授看来,教学是核心,教育渗透其中。我们需要“成文”的,可以复制的制度,更需要“不成文”的来传承。所有能力的载体都是知识,无论是本体性的,还是背景性、条件性、操作性的。我们需要超常态的,超功利超越当下与现实的东西来承载,认真地反思总结与领悟。一六八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认真笔记,积极思考、讨论,充分吸收养料,咀嚼回味。

    

    

    

12号当天晚上,华师大教务处组织了一场实习基地学校名师经验交流会,基地老师与华师大的即将走上实习岗位的学生们零距离交流。我校带队教师汪玉慧主任代表安徽的基地学校做交流发言。汪主任盛赞华师大培训组织严谨有序,来我校实习的免费师范生专业知识扎实,谦虚好学。她从四个角度——应聘、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学校的领导同事阐述了一个师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准确、自信、真诚、原则、刻苦、思悟、主动、高度,言简意赅。尤值一提的是,汪主任结合自己带实习生的经历,娓娓而述,真诚恳切。经验介绍会后,一六八的老师们留下来热情地与实习生们交流,耐心为他们答疑解惑。

紧张学习,时间匆匆而逝,三天的通识学习结束。自主研修一天后,接下来为期两天的分科目学习更令人期待!

                   (华师大参训组)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