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07 浏览量:1245次
潜心向学,笃怀求知之志;厚德载物,惟愿桃李峥嵘
——参加华师大第四届“卓越教师”培训系列报道(一)
“立足于升学预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每个合肥一六八人牢记在心的理念和目标,“聚焦课堂、减负增效”更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学校更是给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本学期工作刚刚结束,语文组的刘湘玲、韦罕老师,物理组的李孔旺、任俊红老师以及生物组的徐峰老师一行五人在阮校长等多位校领导的亲切叮嘱声中,在汪玉慧主任的带领下,奔赴申城,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四届“卓越教师”暑期培训活动,开始了紧张充实、愉悦的暑期学习之旅。
7月10日上午八点半,三楼会议室掌声不断,来自全国各地近150人用他们的虔诚和热情热烈欢迎华师大年迈的教授陈玉琨,感受着那苍老的声音传达给我们的全新教学理念。陈玉琨教授是华师大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慕课中心主任 ,是华师大元老级人物。但他的谦逊和质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主持人尚未介绍时便已经手提电脑悄然走向讲台,64岁的他有些单薄,腰背微弓,但这丝毫影响不到他这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对我们的影响和冲击。他侃侃而谈、深入浅出、妙语连珠、发人深思:“慕课”、“反慕课”、“翻转课堂”、进阶作业”、“微课”、“微视频”关键词的诠释让这些抽象的概念在我们的严重变得清晰而亲近,讲座中陈教授重点表述了“微视频”在“翻转课堂”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并给我们展示了许多的优秀的微视频,大家感觉启示颇多。陈教授认为数字化时代教学必将变革,而“慕课”正是一场“输不起的革命”,并且列举了上海教育改革“三步走”的发展策略,明确“教育变革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指出“翻转课堂“的技术要求,认为课下需遵循“逐步分化”的原则,重视教学内容优化的表现方式,关注进阶作业的设计,掌握合理的学习评价方式;课上需更注重巩固强化、系统梳理、拓展加深、探究创造。
中国的教育正面临着一场飞跃性的改革,那么聚集着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西方呢?下午我们有幸享受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育专家、研究生导师、教授李家成先生给我们做了一场题为《通而不同,贡献依然——对中美小学教育的比较》的讲座,李教授以自己在美国学校的调查和经历为出发点,从课堂形式、课堂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给我们展示了中美教育的诸多不同之处,大量的图片让我们轻松愉悦的认知了这些现象,李教授提出中国教育的改革需关注国际背景、鼓励学生培养自我更新的能力、注重空间的自我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教授在授课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了“安徽名校”——咱们合肥一六八中学,并鼓励我们要做名校多出名师,名师做“大师型教师”,作为一六八人,我们倍感鼓舞和责任重大。大家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课上积极参与互动环节,课下则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并积极与教授们更近距离地沟通交流。接下来的六天学习中,我们也会用同样的热情和虔诚去聆听和思索。
潜心向学,笃怀求知之志;厚德载物,惟愿桃李峥嵘。
(华师大“卓越教师”参训组)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