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成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研成果

年度十大读书人物风采:陈果、刘奕畅

发布时间:2022.05.19 浏览量:2454次

用阅读引领学生成长,让阅读为师生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近日,合肥一六八中学第十二届读书节年度十大读书人物榜隆重揭晓。


合肥一六八中学第十二届读书节年度十大读书人物榜

               高二(27)班 朱醒     高二(29)班 杨玥婷

               高二(23)班 陈瀚璋   高二(22)班 单宇翔

               高二(21)班 陈果     高一(15)班 王小涵

               高一(2)班 蒋玉洁    高一(16)班 李婉琪

               高一(24)班 胡琬琪   高一(26)班 刘奕畅


今天我们来感受读书榜样人物陈果、刘奕畅的风采。


21班陈果_副本.jpg

 

养育我的百分之七十

高二(21)班 陈果

辛波斯卡说过,阅读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最为荣耀的事情。她看到这句话时,会感到些许庆幸。也许,让书里那些心灵去补全自己的皮肤,是唯一一件能坚持一生做下去的程序。她喜欢趋近那些寄生在书名号里的心灵,他们或许无闻,不被理解。

但只要有幸打开书页,她便觉得除此之外的一切没那么多所谓。

小时候,阅读也许是满足参与世界的愿望的途径。从城南旧事,到儿童文学,到两万里的海底,她爱刘慈欣所说的,“看完之后想要出门望望星空”的那份悸动。她信任书会给浮躁的她这份独特的悸动。再大些,“书”变成了张张复习资料,脱水成了梗概,成了考试卷上的填空,成了她提笔后的空白。但她偶然听到“那是一种反叛”,于是继续欢天喜地,明媚张扬地读下去。现在,她曾认为阅读是繁忙中的浮岛世界,她进入,寻找一双眼睛,然后看着外面的世界。

如果有幸进入盖茨比的公馆,她也会因为那些哥特式图书室里的书而颤抖。即使美丽世界里有黑暗也刺眼,书籍也会包容她,如卡夫卡般做一个蜗居的小动物。于是她也时常自私,在书中用他人的声音为自己摆渡,让自己的多余与周旋多存留一会。总会有人坠入过深渊,再用手指爬上来,笑着对她说没什么大不了。她会说对,我真傻,然后投身于新的时代洪流,携带着旭日与夕阳共存的太阳。

阅读从来都不是她的乌托邦。她要经历对自己卑劣的批判,经历生活与理想的角斗感,要经历投稿后的杳无回音,承认自己的迟钝与无力。她会用文字承载无理取闹,承载自己的狭窄怨诽。但习惯性的热爱让她看清,自己是想往上走的,即使只是脑海中的思想,也仍旧想让它趋近伟大。于是她决心为此背上十字架般的桅杆。读下去,读自己,读一切。

她不再错误地将阅读与现实割裂。“到了明天早晨,这条河还会出现……日子还长,每天都可以这样写作。”阅读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和理化生、古典乐、油烟饭菜一样,滋养着她的生命,而她要回馈一份相同的认真。金爱烂在《养育我的百分之八十》里说,“面馆“美味堂”养育了我,渗透进了我的人生”。假设她有这样的资格说阅读养育了她的生活,那她会剪掉百分之十,致月亮之外的九磅十五便士。

但你要问她,到底是为了什么而阅读,她也许会坦率地说,理由太多,但当无力思考的时候,只剩下了最初的那份悸动。

 

刘奕畅_副本.jpg


细品浓郁书香,遐想莫测未来

高一(26)班  刘奕畅

读书是一种旅行,更是一种修行。通过读书,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品味这个多彩的世界。

对于他来说,一杯茶,一本书,一支笔,一个人,加起来似乎就是整个世界。他爱读书,尤其爱读科幻。作为一名理科生,他并未对典雅的书籍置之不理,相反,他认为理科与语文的融合,肯定会迸发耀眼的火花。从浩渺的宇宙到汪洋的的大海,从前沿的科技到神秘的未来,他认为,科幻带着自己离开现在,回到过去亦或是穿越到未来。让无穷的想象驰骋天际,让科学的思维肆意流淌,拾一颗闪亮的星,这,竟是语文不一样的美。这是一个既有科幻科普,又富有文学色彩的语文世界。

他在刘慈欣的《三体》《三体:黑暗森林》《三体:死神永生》中跟着未来的人类,探索宇宙文明见的共生关系和宇宙社会法则;他从阿西莫夫的《基地》中看人类建立银河帝国,召集科学家建立“基地”的史诗;他在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与尼摩船长一起,探索海底深处,发掘尼摩船长人性的冷与善。他认为科幻对于我们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样式,而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一种生活方式,而科幻作家便是人类文明的先遣队和探险者。在科幻文学作品中,他看到的不仅仅是震撼人心的场面和事件,更有人类社会的矛盾和人性的冷暖,还有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文字之美。

他有时不满足于遨游于别人所构造的世界,也要自己去创造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未来。常常独自一人坐在桌前,以窗外的星空为伴,脱下浑身的劳累,一头扎进书中。书籍,带给他的,绝不仅仅是一时的欢愉,更有为人处事的道理和更为开阔的眼界。他喜欢与别人分享书里的内容,更喜欢从别人那了解自己不曾看过的好书。一本小小的科幻书,激起的是他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全国中小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省一等奖,国三等奖算是一点小小的鼓励吧。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布哈伊·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科幻是美丽的,读书是美丽的,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书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世界,憧憬一个属于自己的明天。                                                           

(供稿:吕东锋、黄艳艳  核稿:张文生)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