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科建设

探索数字赋能路径,促进历史教学发展

供稿:周冬冬 审稿:一审:唐天辉 二审:汪聪 三审:苏键 发布时间:2025.10.22 浏览量:7次


——历史组参加2025年中国教育学会历史学术年会

2025年10月17日至20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学术年会在河南商丘隆重举行。本次年会以“探索数字赋能路径,促进历史教学发展”为主题,汇聚了全国历史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研员、一线教师等各界代表,围绕历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擘画新时代历史教育的发展蓝图。合肥一六八中学历史组曹俊和周冬冬参与本次会议学习交流。

QQ图片20251020091844_副本

10月18日上午,年会在商丘市第一中学报告厅正式开幕。开幕式后,复旦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葛剑雄作了题为《何以中国: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起源》的学术报告。葛教授从宏观历史视角出发,系统阐释了中华文明的形成脉络与精神内核,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滋养与思想启迪。随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统编历史教材总主编徐蓝以《百年巨变中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题作专题报告。她结合新教材编写理念,强调了历史教育在塑造国家认同、传承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在数字化背景下,历史教学应更加注重史实还原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18日下午,年会设置了多个专题论坛,涵盖名师引领、学业评价、教师发展与青年成长等多个维度,全面回应数字时代历史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名师论坛”中,与会专家围绕“历史教育的AI范式转型——技术赋能及人文价值的平衡”展开对话,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优化教学设计,同时坚守历史学科的人文底色。“学业评价论坛”聚焦“AI智能评测——中学历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引擎”,分享了大数据分析、智能作业系统等在历史教学评价中的实践案例。“教师论坛”与“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则分别以“AI赋能与中学历史教研”“智能化时代青年教师的角色转变”为主题,鼓励教师主动适应技术变革,提升数字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

QQ图片20251020091851_副本

10月19日,年会组织了多场“优秀课例展示观摩”活动,分为初中组与高中组同时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代表展示了融合数字技术的教学设计,如《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文艺复兴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等课程,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展示课不仅注重多媒体与互动工具的应用,更强调在数字化场景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核心素养。

在为期天的会议中,代表们通过学术报告、专题研讨、课例观摩等多种形式,深入交流了数字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路径与发展方向。大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为历史教育注入了新动能,但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人文关怀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历史教学应在“技术赋能”与“人文坚守”之间寻求平衡,推动教育内容、方法与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创新。

QQ图片20251020091857_副本

本次年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教学动员。它意味着中国历史教育正稳步走向更加开放、智能、人文的新阶段,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与时代担当的新一代奠定了坚实基础。两位老师在参与这场专业的饕餮盛宴后都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数字技术与历史教育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合肥一六八中学历史教育事业在智能化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