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07 浏览量:479次
——合肥一六八中学潘文杰历史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
2020年12月,在校长室、教科室等各部门的领导下,合肥一六八中学潘文杰历史名师工作室宣告成立。一年来,工作室严格遵循《合肥一六八中学名师工作室组建及管理方案》的相关要求,以《潘文杰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为行动指引,通过专家引领、学习培训、公开教学、论文写作、交流探讨等研修方式和专题活动,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积极进取,守正创新,抱团取暖,每一位成员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以课堂为阵地,提升教学水平
伴随着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全面实施,高中历史教学发生了许多新变化,面临着许多新挑战。为了更深入地认识新课程,更准确地用好新教材,更高效地对接新高考,打造更科学的新课堂,工作室在校长室、教科室、教务处等部门的领导和帮助之下,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公开教学活动。
2020年12月11日,与工大附中、科大附中三校同课异构,王殿飞执教新教材上册《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课,得到广泛好评。2021年3月24日,工作室成功举办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实施”的教学大练兵活动。本次活动有幸请到了合肥市教科院历史教研员靳玉仓老师担任评委,洪丽、张尚镯、黄孝玲、潘文杰担任校内评委。工作室六位成员全员参与本次活动,就《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进行同课异构。六位老师本着一颗初心,把这项活动当成神圣光荣的使命来完成。大家都进行了精心准备,根据教材、课标和自己的理解,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2021年9月30日,周冬冬参加合肥市高中历史送教下基层活动,在长丰县下塘中学,与合肥十中叶盛老师就《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进行同课异构。为了上好这一节课,周冬冬老师废寝忘食、精心准备,工作室全员参与、多次磨课,很好地展现出了一六八中学教师的风采、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2021年9月10日,潘文杰老师在合肥市2022届高三历史复习研讨会上就如何上好高三一轮复习课进行了专题讲座。2021年10月16日,赵伟敏在铜陵一中与周根生老师就《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进行同课异构,针对新教材在高考复习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大胆尝试,获得一致认可。
二、以学习为支撑,丰富教师学养
教师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闭目塞听只会被时代淘汰。为了加快老师们成长的步伐,工作室抓住一切机会学习。
工作室先后邀请了合肥市特级教师方海霞和李茂华老师、合肥市教研员靳玉仓老师来学校开展讲座,深入课堂,指导教学。2021年3月18日,工作室全体成员赴巢湖一中参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实施”课堂教学研讨活动。2021年7月3、4日,工作室成员参加方海霞工作室主题讲座活动,秦国伟和李月琴教授手把手教大家做课题和写论文,李广元老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进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指导。2021年7月15-18日,潘文杰和周冬冬赴陕西延安参加历史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内容非常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党史专家讲座、名师课堂示范、专题学术论坛、历史教育演讲,如一道道珍馐美馔,脍炙人口,令我们大开眼界,对党史教学、新课程和新教材、历史教研都有了全新的认识。2021年10月18日,工作室成员王殿飞赴马鞍山参加安徽省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研讨活动,给我们带回了宝贵的大单元教学经验和理念。除了这些线下学习,工作室还积极参加各种线上培训活动。在每一次培训活动结束后,都有详细的活动记录和宣传报道,发表在校园网和工作室的公众号上。
三、以课程为载体,师生共同成长
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百年艰辛历程,伟业世所瞩目,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为了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燃起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工作室围绕党史开发了系列课程。如“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系列纪念活动,“党史上的今天”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六届“青史杯”历史剧本大赛,袁莉、赵伟敏老师分别参加了“合肥一六八中学教育集团党史学习教育”展示活动,工作室还与政治组合作开发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校本课程。
除此之外,工作室还集体开发了合肥一六八中学历史学科美育校本课程,发起成立了源起考古社、立魂书院等学生社团和组织。
四、以比赛为抓手,收获丰硕成果
为了配合“三新”的全面实施,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了各级各类评比活动,这些比赛成为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抓手。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论文评选,有效激发了大家研究新课标、吃透新教材、践行新理念的积极性,加深了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课堂教学的理解,营造了浓郁的教学和科研氛围,同时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袁莉在2021年合肥市第五届智慧课堂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袁莉执教的《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被评为安徽省“基础教育精品课”。朱昌平荣获合肥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并代表合肥市参加了省优质课比赛。王殿飞、周冬冬分获2021年合肥市高中历史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潘文杰、袁莉、王殿飞在2021年合肥市“双新”优秀课例评选中荣获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三等奖。潘文杰、袁莉、赵伟敏在2021年合肥市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在2021年合肥市高一期末试题评选中,工作室成员全员参与,报送的作品全部获奖,共荣获两个一等奖和四个二等奖。另外,袁莉的论文《高中历史新教材课堂教学策略初探——以<挽教民族危亡的斗争>为例》发表在《合肥教育》。潘文杰的论文《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备课策略初探——以<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为例》在《安徽教育科研》上发表。赵伟敏主持的校级课题《新教材辅助性栏目应用策略研究》正在积极推进中。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每一项成果的取得,既是个人奋斗和成长的见证,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打磨一节课,我们牺牲许多个人休息时间,经常废寝忘食, 加班至深夜,从没有一句抱怨。
回首2021年,意义非凡,令人心潮澎湃。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所言:“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为之不懈奋斗的工作室,是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奋力拼搏的工作室。
潘文杰老师经常用非洲尖毛草和加州红杉树来勉励大家: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里,几乎是非洲草原上最矮的草,人们根本看不出它在生长。但是当雨季到来时,尖毛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每天长一尺,三五天时间就会长到一两米的高度。原来尖毛草一直在生长,但它不是在长身体,而是在长根部。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尖毛草根部的生长超过了28米,无声地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当聚集了足够多的营养和能量之后,尖毛草便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几天时间就长成了非洲的“草地之王”。美国加州有一大片红杉林,红杉的高度大约为90公尺,相当于30层楼以上,但红杉的根却只是浅浅地浮在地面。原来,这大片红杉的根紧密相连,一株连着一株,彼此抱在一起,再大的飓风,也无法撼动他们。
我们就是非洲的尖毛草和加州的红杉树:努力向下扎根,奋力向上生长!
(供稿:合肥一六八中学潘文杰历史名师工作室,核稿:唐珊珊 张文生)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