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23届高三25班毕业生 刘心怡 审稿:张豪 发布时间:2025.04.21 浏览量:18次
凌晨十二点时,我看到群里的消息,今晚有双子座流星雨,此时天空满是星星。这是23年的深秋,微冷的气息拂过发梢,我和室友临时起意去光华楼的草坪上见证这场流星雨,惊讶的是,凌晨的光草竟然还是有很多人。望向深蓝的天空等待星星滑落时,我忽然想起高三某个晚自习结束后,我也曾这样很久地凝望着夜空——原来有些光芒,真的能穿透时光。
我是2023年参加高考的,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目前就读广告系。在这里的日子像被按下了快进键。我们会在清晨时听着鸟鸣声漫步在梧桐树荫下;会在讨论课时不遗余力地“输出”自己的见解,课堂都成了辩论赛决赛现场,观点碰撞、一较高下;会在闲暇时去江湾校区游个泳,再一路乘着校车悠闲逛回来;也会与小组成员为了一个创意讨论到深夜十二点,最后在欢声笑语中定下最后的方案;当然,也有图书馆中寻寻觅觅、文献库里埋头苦读的模样......喜怒哀乐,每天都是不一样的生活。我参加了上海国际大学生广告节并获得奖项,同时也获得了我们学校的专业奖学金,以及优秀共青团员的荣誉......除此之外,24年暑假的时候,我去了云南省的一个小县城中支教,在那里收获了很多美好的记忆,感受到了传递知识的意义。
大一时跟随学校企业参访走进陆家嘴时,我站在落地窗前怔了很久。玻璃幕墙外的城市像块巨大的电路板,东方明珠塔安静地伫立着,车辆川流不息;而几年前的我绝不会想到,曾被地理老师圈画过的产业知识点,此刻竟能切实地感受到。而我们学过的知识,都仿佛悄然无声地被储存在记忆深处,等待被我们寻回,在某个时刻成为照亮前路的星火。
记得高三的时候,学校将我们安置在了新教学楼,为了方便我们的背诵,文科班被设置在一楼。玻璃幕墙倒映着树影,阳光会衬着叶影流淌在摊开的书上,我就捧着书,边走边背诵;日日如此,春夏秋冬,树都轮了四季,我们的身影依旧清晰。或许是枯燥、无趣的,但如今回忆起来,也会被自己当初执着的那股劲所感动。最近梦见了一六八教学楼的连廊,还有时常去的新华书店。梦境和记忆都变得模糊,只知道夕阳总在那个时刻降临,粉蓝色的云霭漫过廊柱,把背书声、翻卷声、窸窣的笑话都染成暖色调。
有无数人都会将考试形容成战场,以笔作刀枪,用智慧和胆量战胜敌人;但有另一句话让我更加认可:士兵怀念的从来不是战场,而是战友。同学,老师,家长,和那些与我们并肩作战的人所经历的无数个瞬间,特别是我亲爱的母校合肥一六八中学,我的班主任周培祥老师,我的恩师们,会铭记心底:比如一时兴起和室友相互激励设立了进门考察任务,“进门请背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请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导致每次整个寝室的人都站在门口,我们自己边背诵边偷笑,引来宿管阿姨的疑惑。考试失利后会相互安慰,说出“小事一桩,吃饭更重要”;无聊时就与室友相互抽背,快问快答的形式倒像是酣畅淋漓地参加了一场综艺《一站到底》。也会因为疫情封校很久没回家时和室友抱头痛哭、在文综考试错15道选择题时默默掉眼泪、看着一片空白的数学答题卡无力地甚至想笑……但最终仍是一次次坚持下来,也在老师的鼓励和安慰中重拾信心。
高考前在校的最后一天,我们和老师一起在黑板上写下了“高考加油”,拆下教室后墙上写着梦想大学的卡片。大家把卡片放进书包,把心愿放在心底。老师们站在讲台前,留下对同学们的祝福。老师给我们的带有粽子的小钥匙扣,至今还被我挂在家中;而那些充满期冀的面庞和话语,使得未说出口的感激,有了具体的形状。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当你们在卷子前焦灼时,请记得看看窗外的晚霞;当你们为错题懊恼时,不妨去小广场的石阶坐坐。那些被你们嫌弃的食堂辣酱面,会在某个深夜突然怀念;那些现在觉得刻板的校规,终将在时光里显露出守护的棱角。或许我们会面临一些至暗时刻,但请相信,星光永远在那里,等着为每个跋涉者重新点亮苍穹。
天快亮了,海天交界处渐渐泛起蟹壳青,新一天的阳光即将漫过我们共同深爱过的,所有星光闪耀的地方。
此时,我要给我亲爱的母校送上无尽的祝福,因为母校的星光永远照亮我们莘莘学子的未来的路,祝福母校永远星光熠熠!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