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6 浏览量:2273次
记合肥一六八中学2023届24班班主任刘大锐老师
蝉鸣渐响,暑气愈浓,洁白的栀子花悄然绽放,微燥的夏风如约而来。不觉间,又是三年飞逝而过。三年来,刘大锐老师用自己成熟的教学方法和宽严有度的教育理念对待每一位学生,职业态度值得尊敬,奉献精神令人景仰。花开花落万物道,聚散离别终有时。少年逐风如骏奔,心灯不灭伴春秋。
作为数学组的备课组长,刘大锐老师担起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一分责任。认真备课,对他而言,已不是任务,而是毋庸置疑的义务,更是十几年如一日的习惯;学校要求的大小事务,不问辛苦、不惧风雨、不辞繁琐,尽力完成,问心无愧;面对同学们的学习问题,不论忙碌与否,他都耐心解答,经常潜心钻研,给出多种解法,分享给全班。如今,学校已然不再是工作场,而是他的第二个家,学生也是他最关心的孩子们。
在教学方法上,大锐老师从不一味输送知识和讲解题型,他善于从古贤典籍中汲取智慧。时常翻阅古籍、尊崇孔圣的大锐老师,在课堂上常是循循善诱,引导同学们主动思考,进行追根求底的探究性学习。在不失秩序的课堂上,对于一道难题,总是能听见同学们天马行空式的思路创想和对同一个方法层层递进地迭代优化,刘老师热烈的课堂氛围、幽默风趣的点评以及对待题目严谨认真的态度,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大锐老师从不空洞地说教,让学生坐住板凳专注学习,而是身体力行做出表率。课下,大锐老师耐得住寂寞,会投入多个小时的时间研究题目,辛苦的汗水,换来的是课堂上令人惊叹的精美课件和行云流水的讲解,是写满四块黑板却一目了然、整齐有序的板书。题目无论简单或繁杂,大锐老师总是将解题步骤讲的条清缕析,深入浅出。他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把解题步骤写得滴水不漏,不给改卷者一丝一毫抓细节漏洞扣卷面分的机会。这样尊重题目、尊重试卷的态度,是大锐老师给予同学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刘老师一支粉笔,书尽峻峭逻辑魅力;两袖微尘,常持清正潇洒风度。总以为来日方长,却不知白驹过隙,始于初秋,终于盛夏。在刘老师的教导下,学生幸无时无刻不想着如何勤思笃学,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刘老师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数学老师,更是一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立德树人是刘老师一以贯之的教育目标。作为班主任,相较于学习成绩,他更加看中学生的品德塑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讲课述题之间插入的,是关于他的对如何成人做人,对如何创造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深切思考。稳了根,方才能收获枝繁叶茂。大锐老师的2020级24班,更是上下团结齐心,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同学间和谐相处,相互帮扶,这正是在大锐老师带领下的24班可以劈波斩浪,稳步向前的原因。
大锐老师内心自始至终坚持着"把每一位学生都放在心上"的育人理念,对任何一位学生都关爱有加,从不对任何一个哪怕是细枝末节的问题敷衍了事。"负责任",是每一位同学及家长对大锐老师的第一印象。
回首过往三年,总是在星空黯淡,红日欲升之际,望见黑漆漆的24班旁的教师办公室已经闪耀着白炽灯的温暖和端坐着的人影。学生进入教室之前,从走道走过时看见大锐老师脸上的坚韧,心里会多几分安心,也为一日的学习鼓足了干劲。无论是刮风下雨或冰雪满天,大锐老师总是笔直挺立在讲台上的身影,似是一颗长青竹。松柏之气,不惧严寒风霜凌冽,始终坚守自己的位置。记得疫情期间很多同学留校自习,大锐老师经常带着慰问品到校看望留校学习的同学,陪着自己的学生度过那段难熬的“战疫”的日子。
"不放弃任何一位同学",大锐老师宽严有度。纵使个别学生一时叛逆,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大锐老师也会心细如发地抓住每一个机会教育学生。高一伊始,有一些学生将手机违规带入班级,大锐老师考虑学生刚入学,对校纪校规还不是特别熟悉,所以“弹性执法”,将手机细心保管,待学生真心悔过、取得进步时,将其还给学生家长。大锐老师的处理方法,既有作为班主任的严厉,又无处不流露出对孩子的关爱包容。哪怕是一时不冷静,甚至对老师出言不逊的学生,大锐老师也总是在学生冷静下来后,在办公室面对面与学生促膝长谈,以大度的胸怀感化学生,言语里流露出的是教师的认真与责任,学生听后无不感动而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对于班上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大锐老师会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特点和学习习惯,为其制定特异化的阶段性学习方针与目标。大锐老师是一位班级的管理者,更是一位陪伴学生一同前进的战友兼导师。
大锐老师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是大锐老师最朴实最真诚的问候。他总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试图保障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高二期末考前,三两个同学因为学习任务紧而在下午放学后不去吃饭,在教室里继续伏案奋斗。大锐老师看见了,默默走过走廊,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后来,大锐老师将他们喊入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老师很欣慰你们为了学习的付出,但是学习是一场持久战,你们一定要以身体为重。”随后不假思索地拿出自己的饭卡给了学生,让他们拿着饭卡去食堂吃饭。“你们用我的卡,以后再不想吃饭,我还把卡给你们。”朴实的语言里,是爱生如子的温暖。
同学们背地里喜欢喊刘大锐老师为“大老师”,这种亲切的调侃,是孩子们表达爱意的方式。“大”字代表亲切,更代表肯定,大老师,大先生之意也。
三年如一日,班级后窗的那一抹身影,是孩子们高中生活中难忘的一道剪影。早读开始前,便能看到他立在班级门前,默默地与晨光一同陪伴朗朗书声;同办公室的老师已经去吃饭了,他还会来到教室,为留班孩子多解答一道题,多叮嘱一句“要按时吃饭,身体最重要”。早出晚归,他身体力行,与孩子们一起将“常规”坚守到最后一刻。
也许看上去再普通、平凡不过,而他立于没有鲜花的讲台,说着没有掌声的独白,紧握粉笔的手,能让每一种颜色盛开。
三年,岁月如流,光阴不居。年年复年年,时光只能带走青春,却带不走他最初的热情与干劲。不论是对待同事,对待学生,刘老师始终拿出自己最赤诚的真心。一颗丹心染粉笔,两袖清风立乾坤,三尺讲台扬激情,四季桃李开满门。他给予每一个奋发向上的追梦人鼓励的言语,调整他们飞翔的角度;他给予每一个暂时失意的潜力股和煦的笑颜,为他们驱散前进的雾霾。所谓师者,便是如此以一腔热忱去指导孩子们在自己的人生图画册上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吧。
饮水流者思其源,学其成者念其师。阳光透过树枝的缝隙在他身上落下光斑,如一幅珍藏了很多年的水粉画,永远地定格在学生的心中。
(撰稿:吕东峰 审稿:任杰)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