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23级

奥运精神 伴我成长

发布时间:2021.08.12 浏览量:1104次

——记高二(15)班暑期线上班会

 

8月8日晚8时08分,高二(15)班的同学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班会,在主持人李博文同学宣布班会正式开始之后,大家就在线上炸开了锅,围绕本届东京奥运会,谈天说地,好不痛快,说到酣畅淋漓之处,即使隔着屏幕,都能感同身受。(现摘录部分同学的精彩言论)


1.jpg


卢卓:我心中的奥林匹克精神


虽然官方给我们的奥林匹克精神下的定义是四个词,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但在东京奥运会这几天,我从运动员的身上真切的感受到奥林匹克精神。

首先感触最深的就是友谊,一种超出国界,超出人种,是立足于全世界友谊。汪顺夺冠后向参加了五届奥运会的匈牙利老将切赫鞠躬致意,巩立姣圆梦东京后,亚当斯给了她一个深深的拥抱。这种比赛第二,友谊第一的精神,感动大家。从运动员的身上,我还看到了在通往终点道路上永不言弃,不屈不挠的精神。


2.jpg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赛场上拍到了最孤独的画面,来自伊拉克的哈米德,一个人代表自己的国家伊拉克出席本次东京奥运会。别人参加奥运会是为了夺冠,而他只是证明自己的国家依然存在。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曾经的中国参加奥运会,也只有一个人――刘长春。中国奥运会的第一人,到如今我国在体育界的盛世已经享誉全世界。我想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曾经的屈辱,更要懂得奥林匹克精神中的团结,那不仅是运动中的精神,但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可贵的品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挫折失败,我们能做到的,只有保持热爱,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更应该不屈不挠,永不言弃。奥运总会闭幕,但奥林匹克精神永在!


王晓悦:半个月,让日本人学会中国国歌


相信这段时间,大家都是在一遍遍国歌声中度过的。确实,中国奥运代表团做到了:半个月,让日本人学会中国国歌。

如果从头开始说起,我真的想跳过开幕式,直接来说说中国首金。毕竟这次开幕式实在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可能是我不懂艺术吧。但我知道好的艺术应该接地气而不是接地府。本次东京奥运会的首金是杨倩姐姐在女子十米气步枪比赛中获得的。关注奥运会的同学应该知道,杨倩是清华大学在读学生,也是一位00后。可以说,杨倩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新一代的实力。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运动和学习是不冲突的。今年暑假,我每天晚上都坚持出去散步,偶尔也出去打打球,虽然技术也挺菜的。


3.jpg


这次东京奥运会,或激动、或遗憾,但无一例外的都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期待三年之后的奥运会,奥运健儿能再创辉煌,而我们同学们也能在自己心仪的大学欣赏下一届巴黎奥运会。


王磊:让奥运伴我们成长


我看过苏炳添在男子100米比赛的半决赛和决赛,他在半决赛上跑出了9秒83的好成绩,与小组第二名的差异在千分秒位。如果拿来类比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也不过是考试时是一分的差距,作业中一个数字或标点符号的错误。这点小细节如果平时不去注意,在关键时候往往就会吃亏,差距便是这样产生的。

这次比赛中,14岁的小将全红婵获得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的事例无疑是一大亮点。她出身相对贫寒,但自小爆发出的在弹跳力上的天赋使她遇到了“伯乐”,在训练中,她也常常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也正是这样的日积月累,才有了如今的辉煌。和其他夺得或未夺得金牌的运动员一样,他们的成功也是靠汗水一点一点浇灌出来的。我们听过或看过很多励志的鸡汤故事,但远不及这些举世瞩目的事迹有力。我们是新高二,是高中的一个新起点,要想继续进步,就必须做出更快的实际行动,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与身边的同学更团结,以拥有更强的能力。

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成功,而是奋斗;但最本质的事情并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博。正如班主任谈老师曾说的话:“结果故然重要,但我们并不过多在意,注重过程、当下,结果自然如期而至。”

东京奥运会结束了,今晚的班会也结束了,但是留给我们思考的远远没有结束……

供稿:高二(15)班 卢卓 王晓悦 王磊 审稿:谈龙顺 徐展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