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2024级

探徽州古韵 悟文化传承(15班)

供稿:周熹维、吴丹丹 审稿:张文生 发布时间:2025.03.22 浏览量:257次


当晨光轻抚校园的梧桐,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15班的少年们怀揣着雀跃的心,奔赴一场与徽州千年文脉的深情邂逅。脚踏青石,手抚黛瓦,这片被黄梅调浸润的土地,以山水为诗、古建为画,在少年的心田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首日研习:山水寄情 人文共舞

太平湖的粼粼波光里,我们第一次触摸到课本之外的鲜活自然。黄金岛的青松在风中低语,猴岛的灵猿跃过树梢,孔雀翎羽折射的虹彩,让生物课本中的“生态系统”化作眼底跃动的生机。指尖轻抚蕨类蜷曲的嫩叶时,仿佛听见徽州山水在耳畔呢喃:“万物共生,方成天地大美。”

IMG_256

IMG_256

芙蓉谷的野人部落,以刀梯上的惊鸿一跃,撕裂了现代文明的矜持。星火映红的脸庞上,既有对原始力量的震撼,亦有对文化多元的顿悟——黄碧潭的清幽与野性喷火的炽烈,恰似徽州文化刚柔并济的魂灵‌。那一夜,山风裹挟着青苔的湿润,将“敬畏自然”四字镌刻进少年的血脉。

当篝火点燃山谷的暮色,歌声与笑语撞碎星辰。我们手挽手跳起笨拙的圆舞,师长眼角的笑纹里盛满期许。这一刻,天地为幕的课堂教会我们:文明传承的密码,藏在人与人相握的掌温里‌。

‌次日深耕:匠心叩问 古韵新生‌

谢裕大茶场的晨雾中,指尖轻触的嫩芽,仿佛与五百年前茶农的手温重叠。杀青铁锅蒸腾的热气模糊了镜片,却让“工匠精神”在汗水中愈发清晰——原来一片茶叶的蝶变,竟需历经许多工序的淬炼。当自采的毛峰在杯中舒展,品到的不仅是茶香,更是时光沉淀的匠心‌。

IMG_256

潜口民宅的飞檐划破流云,徽州古建博物馆的文物,蕴藏古韵,荫秀桥畔,导师轻叩斑驳石栏:“这每道裂痕都是历史的年轮。”触摸门当户对的石刻时,突然明白,所谓文化传承,便是以年轻的手掌,接续祖先留给岁月的温度‌。

《女驸马》的水袖抛出一道弧光,我们笨拙模仿的兰花指间,流淌着非遗传承的星河。当“为救李郎离家园”的唱词响彻厅堂,青少年与黄梅调的碰撞,让古老戏文绽放出青春的花火。这一刻,文化自信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血脉中沸腾的共鸣‌。

‌研学致远:心灯永续 薪火长明

两日跋涉,15班少年以脚步丈量徽州的诗意与厚重。太平湖畔的生态之思、茶山垄间的匠魂之悟、古建深处的文脉之叹,终将凝结为成长路上的精神图腾。当研学手册的最后一页轻轻合拢,我们终于懂得:传承不是复刻过往,而是让千年文脉在青春血脉中,生长出这个时代独有的枝桠‌。

IMG_256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