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双星辉映结硕果 技术赋能谱新篇

供稿:梅敏 审稿:唐天辉 发布时间:2025.04.28 浏览量:24次

——合肥一六八中学两项省级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结题汇报

2024427日上午,合肥一六八中学隆重举行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结题鉴定会。会议在行政楼五楼第一会议室召开,由教科室副主任汪聪主持苏健副校长和指导专家课题组成员参加会议。课题主要有刘宜萍主持的《基于AI全链路项目的高中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策略研究》叶建飞、梅敏主持的《信息技术在中学生地理野外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两项省级重点课题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标志着学校在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融合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会标_副本


深耕地理实践 技术赋能教学创新

刘宜萍团队主持的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基于AI全链路项目的高中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策略研究》,在合肥一六八中学开展两年实践,创新构建“三位一体”AI全链路教育模型,设计涵盖数据、算法、算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引入适配中小学的AI工具链。学生完成15项全链路AI项目,实验组在智能意识等维度素养显著提升。成果获全国AI优秀案例奖,发表6篇论文,推广至合肥市教师培训,学生获国家级赛事20余项一等奖,并在上海、南京等地交流展示,辐射全国,为中小学AI教育提供“素养育人”新范式。

叶建飞梅敏团队课题立足新课标要求,创新性地构建了三维一体的地理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团队历时两年,通过7个系列化的野外实践活动设计,将北斗定位、遥感解译、GIS空间分析等前沿技术与传统地理教学深度融合。其中,杭埠河流域地质地貌考察项目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三维建模的全流程信息化,相关成果发表于《地理教育》等核心期刊。 

刘宜萍_副本

叶建飞_副本


专家权威论证 成果获高度评价

由合肥市教科院教育信息化应用办公室主任田钰领衔的专家组对两项课题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田钰主任指出:两项课题研究具有显著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技术应用、教学设计、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将前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形成了可推广的应用范式。

正高级教师张福胜评价道:课题研究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成果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

蜀山区教体局电教教研员段晓惠表示: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开发了一批优质教学资源,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合肥市电教装备中心专家郭佐铭总结认为:两项课题研究立足教育实践,瞄准前沿方向,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对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专家合照_副本


深化成果转化 展望未来发展

在结题汇报会上,合肥一六八中学苏键副校长代表学校向莅临指导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专家们提出的宝贵建议不仅为课题的完善提供了专业指导,更为后续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指明了方向。学校将以此次课题结题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课题负责人刘宜萍老师表示,后期团队将重点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工作坊、示范课展示等活动,帮助一线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方法。此外,还计划与周边学校建立合作机制,定期开展校际交流,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课题负责人梅敏老师也介绍了其课题的后续推进计划。《信息技术在中学生地理野外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虽然已经结题,但研究工作将进入新的阶段。团队计划将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化,开发配套的教学资源包,包括实践指导手册、教学案例集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为更多学校开展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支持。同时,团队还将探索建立区域性的地理实践教学联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合影_副本

展望未来,合肥一六八中学将继续秉持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育才!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信息化育人特色建设,以这两个省级课题的成功结题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一方面将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更多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另一方面将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让科研真正服务于教学实践,惠及更多师生。此次两项省级课题的成功结题,不仅展现了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研究方面的实力,也为区域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