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合肥市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专题展示研讨活动在合肥一六八中学举行

供稿:隗祎 审稿:唐天辉 发布时间:2025.04.14 浏览量:73次

4月11日,由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合肥一六八中学、合肥市刘宜萍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工作室协办的“合肥市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专题展示研讨活动”在合肥一六八中学成功举办。活动吸引各县(市)区教育信息化负责人、教研员、骨干教师及市属高中技术学科教师等逾300人参会,聚焦人工智能课程实践与教学创新。此次活动旨在探索人工智能课程多样化应用模式,推广优秀实践经验,提升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水平。


拼图

1-3_副本


研讨会由合肥市刘宜萍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工作室成员、合肥一中钱晨老师主持。会议伊始,合肥一六八中学副校长苏键在致辞中强调,人工智能教育是落实国家战略、培养未来人才的核心抓手。合肥一六八中学承担的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基于AI全链路项目的高中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策略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希望借此为合肥市人工智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注入动能。


2_副本


合肥一六八中学吕旁顺老师的《合肥方言识别助手》,以合肥方言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引导人工智能创客社团的同学们完成方言数据采集、语音数据向量化、模型分组训练对比与测试、模型转换推理,并借助大语言模型完成项目界面的设计和部署的全链路AI项目实践,为大家呈现了完整丰富、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课堂范例。课程不仅涵盖技术实践,更融入数据伦理与模型优化的反思,凸显AI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地。


拼图2

 

接下来,由合肥一六八中学的隗祎老师分享课题组的《走进自动驾驶》的教学案例。课例以“自动驾驶”为主题,围绕自动感知、定位、决策和控制等关键技术原理,整合XEdu、大语言模型和本地资源,从系统的角度训练和部署多个模型制作多个模型协同工作的智能交互系统,增强学生使用AI模型解决问题的智能素养。


4副本


刘宜萍老师作为课题的主持人,《以数据、算法和算力为核心的AI项目式教学实践》为题,分享了基于央馆的人工智能课程和全链路AI项目式教学体系的教学实践。传统的人工智能教学无法打开人工智能“黑箱”,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缺乏深入、全面地了解和应用;课题提出的全链路AI项目式教学,基于XEdu开源平台,打开“黑箱”,整合了从数据采集到模型部署的全流程,让学生深刻理解数据、算法、算力对AI模型的重要影响。刘老师展示了多个学生项目成果,全面论证了全链路AI项目式教学课程的可复制性,为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化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并期待更多的学校可以加入,共同探索、推动合肥市人工智能教育新发展。


5_副本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王晓荔老师围绕《指向智能素养的初中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与实践》,分享了基于素养导向、问题驱动、梯度进阶设计理念的课程设计范式。讲座通过“城市绿化智能浇灌”这一典型项目案例,系统展示了如何将人工智能原理学习与技术实践相融合,实现学生智能素养的阶梯式培养。


6_副本


合肥市第十一中学张海航老师以《大语言模型教学应用本地化部署》为主题,从人工智能的诞生出发,为我们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典型事件,以实例通俗地讲解了大模型如何理解文字,并分享了多个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实例。张老师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使用与应用研究的具体经验;从软硬件方面讲解了大模型本地化部署的流程和学校本地化部署实例,结合实际操作为我们对大模型的本地部署厘清了方向。


7_副本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田钰主任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教师们的实践成果,强调信息技术学科在科学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他厘清了初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循序渐进、梯度深入”的衔接逻辑,呼吁全市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课程体系构建、常态化教学实施与科学评价方法上深化协作、不断钻研,共同推动合肥市人工智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8_副本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