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3 浏览量:405次
高三7班 杜承敖
当晨曦的第一缕光线透过校园的柳树,斑驳地洒在我走过无数次的操场上,我总会驻足,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心中涌动的是对这一六八这个大家庭的无尽感激。这里,不仅见证了我在学业上的飞跃,更是我精神品质塑造的摇篮,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帮助是那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成长的每一步。
我记得刚踏入一六八校门时的青涩与迷茫,像一只初出茧的蝴蝶,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却又畏惧。然而,在这里,我遇到了一群充满智慧与爱心的老师,他们不仅传授给我知识的钥匙,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在高三备考的最后阶段,程霞老师的作文素材整理、孙文海老师的题型技巧归纳、孙刚老师针对性的考点讲解、闫敬畏老师的每日一题和考点练、王仲干老师定期派送的试卷大礼包以及韩加军老师为我们准备的生物知识点速记无不给了我们登上高考考场的底气与自信。也正是老师们无私的付出造就了一六八的办学奇迹。
老师们总是能洞察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他们的关心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更渗透到生活的每一处细节。身处高中阶段的我们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无不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一六八的老师们总是充满热情,总是能给人带来温暖。
在一六八,同学们之间的帮助与支持构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纽带。我们一起攻克难题,一起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一起在文艺晚会上展示才艺。每一次的团队合作,每一次的集体活动,都在无声中磨砺着我的人格,教会我责任、合作与共赢。
我还记得运动会的八字跑绳项目,我们班收获了两枚金牌。运动会前夕我们会抽出课间的时间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每个人都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当某个队员出现疲劳或小失误时,其他人会立刻给予鼓励和支持。这种无私的团队精神逐渐凝聚了我们的力量,也让我们在练习中的表现日益完美。在紧张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凭借着默契的配合和坚强的毅力,最终夺得了金牌。这枚金牌不仅仅是对我们技能的认可,更是对我们团队精神的肯定。那种由内而外的成就感和团队精神的满足感,至今仍让我热血沸腾。
如今,当我再次站在这片充满青春记忆的操场,回望过去的自己,那个羞涩、懵懂的少年已经成长为一名有着坚定目标和明确方向的青年。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一六八给予的每一次挑战与机遇,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离不开同学的无私帮助。
我感恩在一六八的每一天,感恩遇见每一位教导我的老师,每一位与我并肩作战的同学。他们是我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选择一六八,就是选择了成功;选择一六八,就是选择了辉煌。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披荆斩棘,二十年砥砺前行,从这里走出的江淮学子必将在自己的领域里绽放耀眼的光芒!
高三1班 纪墨涵
月色如水,星霜依旧。借一抹烛光,翻开密密麻麻的高中毕业册,一股美好的回忆涌上心头。
三年前,当我第一次踏进一六八的校园,相比于幻想中的压抑的高中生活,一六八带给我的更多是快乐与接纳。友爱的同学、和蔼的老师和丰富的课余活动都给予我勇敢面对未来的信心。很幸运,高一分班考我进入了强基班,班里学风很浓厚,随之而来的是莫大的学习压力,同学之间的分数博弈,让我在一次次排名的起伏中学会沉静地应对失败,合理地调整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己。
高二选科,我选择了物化地,这种非大文大理类的选科为我的学习增添了难度。好在,我被分进了陈绍虎老师的班级。陈老师是个很体贴、关心学生的老师,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学生的方式,在他的谆谆教诲下,我从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应对问题游刃有余,促使我在高二的学习中突飞猛进,从一开始的年纪200名开外到后来的年纪前50。此外,我的同学们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我时常与同学们探讨学习上的问题,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找到解决难题的钥匙。
步入高三,压力倍增,我临时被陈老师安排了地理课代表的职务。先前从未有过课代表的经历,突如其来的任务让我难以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不过,地理张老师细心地告诉我如何去完成课代表的职责,即使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他也不会斤斤计较,而是不断鼓励我。在这期间,我渐渐懂得了如何担起责任,性格也逐渐变得外向,学会在压抑的学业中找到放松的方法。然而,到了后期,高三的频繁的考试让我迷失了自我,不稳定的成绩,快速的复习节奏,使我不得不产生学习上的畏惧。迫于压力,我开始向各科老师寻求帮助,语文汪老师与英语崔老师指点我作文升格的技巧,数学汪老师给我敢于挑战难题的勇气,物理孙老师教会我如何在考试中稳住心态,冷静分析问题,回答问题。在一声声鼓励中,在一次次帮助下,我成功在高中这个篇章中画上圆满的句号。
合书,回首,三年的时间像白驹过隙般悄然而逝。无论是斗梁楼的朗朗书声,还是拿云楼的奋笔疾书,都将成为我高中生涯中无法忘却的记忆。
(供稿:杜承敖、纪墨涵 审稿:朱昌平)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