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03 浏览量:136次
写在前面:合肥一六八中学建校二十余载,培养出一大批国之栋梁,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遍布全球各地。他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在新的学习和工作中大放异彩,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力学笃行,躬身实践。
当我盯着面前的大二选课页面时,突然意识到我的大一生活也即将迎来尾声,清华园也再一次到了枝桠肆意生长,阳光灿烂的季节。我从刚入学时的好奇到现在的熟稔,从在园子时常摸不到东西南北到每天在学堂路的绿荫下穿行。
在清华社科学院就读的一年里,我学习了相关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知识,从多种专业视角下,我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和沉默成本让我在决策和选择过程中更加理性,不过多纠结于过去,而是将目光投向未来;社会学让我把目光更多的聚焦在田野与实际,切实做到“科学精神,社会情怀”。同时多元化的通识课程也开阔了我的视野,在科学类的体验课中,我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工科生,学起了理工类的焊接和建模;在艺术类课程里看中国古代工艺品的历变与创新……
清华园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许多的平台,我也看到了无限可能——我是刚入学时皖协迎新晚会的主持人,也是书信活动中初中生眼里的大姐姐,是去爱心流动儿童之家的志愿者,也是寒假期间调研黄山宣城等相关水利设施建设的实践支队长……在一次次探索中,我对于自己的认知也更加清晰。其中,我印象最深的经历则是在社科学院学生会内联部的工作,我们戏称自己是“打工人”,在为每一个社科同学“打工”,比如发放考试加油糖、为学生会成员送上生日祝福,小到礼物的购买、横幅的构思,大到整个活动的策划与设计,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准备的过程往往要耗费一番精力。但当我看到每一个收到礼物的同学脸上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快乐时;当我看到社科学院的横幅“平等独立,愿你一生有知识与自由”得到大家的认可,也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时,付出的意义在这些瞬间跃然纸上,这是一种纯粹的快乐,我也终于理解了书本上的所说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对校园渐渐熟悉后,我也常去“打卡”,冬日在操场踩雪堆雪人,也去看望了校园的新宠——黑天鹅。在三月闲暇时,情人坡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带着一本书去晒晒太阳,把时间都花在阳光下,总是很惬意。同时我也盼着周边的花朵盛开,希望从具象的事物中捕捉到春天的蛛丝马迹。可是也正如地理课上所说的气候差异,北京的花迟迟未开,我也忍不住“抱怨”:“北京的春天怎么来的这样迟!一六八这个时候,艺术会堂前的樱花早都开了!”是了,春日里的一六八总是充满生命力的,下课后前往食堂的路上,看到满树的花朵总会心旷神怡,缓解了学习的疲惫。当然,我们谈论最多还当属晚霞,太阳尚未落下,余辉撒在云朵上,染的天空橘红一片,细看还带着少许的粉,每逢这时,班级门前的小广场上总会有背书的身影,时间也渐渐跌入晚霞。如果说盛开的花朵记录下我们的欢声笑语,灿烂的晚霞则见证了我们的努力。一六八的景色当然还有很多,记得临近高考时恰逢梅雨季节,落在地面的雨滴像是一簇簇绽放的小烟花,帮我们赶走一身的闷热,雨势减小,天边也随之挂起了一道彩虹,不约而同地,我们都放下了手中的笔,围在窗边,说这寓意着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心中因为高考的不安和紧张也消减了许多。
时间自顾自地向前走,高考的脚步又一次近了。刚毕业时,我每每谈及高三,想到的往往是早读课上大家背书的身影,也是困意来袭时趴在桌上睡觉的课间;是课堂上强调不完的重难点,也是熄灭教室最后一盏灯的夜晚……似乎多多少少都会和学习挂着钩。当我换上时间的广角镜头,再次回首这段“高考”记忆时,占据我脑海的已经不再是这些学习片段了,它们渐渐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携带着意义和感情的故事。前段时间,我偶然看到了高中时期的照片,点开图片那个瞬间似石子落入水面,我的心里因此泛起圈圈涟漪。“须知少时凌云志”“最后拼一把,想上哪上哪”是我们的横幅标语;“三角求最值优先考虑余弦定理”是班主任写在黑板上的解题思路,最后这句话也成为了他的经典语录;“五月快乐”是放假返校的狂欢,那天晚上校园里石榴花悄然盛开,正如我们所唱的“这一夜无眠”……
而回忆的迷人之处并不止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也在于我遇到的每一个人,尤其我的老师们。我也很感谢一六八每一位负责任的老师们,班主任周培祥老师在课上反复强调易错知识点,帮助我们梳理解题方法,他的班会课也让我们在一笑之余,了解处事之道;语文王艳老师常给我们展示同学的优秀作文,在互助互鉴中积累素材,提升写作水平;英语窦莉莉老师课上的“discuss”总是充满乐趣,在同学们的头脑风暴中,许多有趣的观点就此诞生;政治姚金玲老师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太阳,她以时事热点为例,教我们巧用、化用知识点;历史任杰老师提醒我们要“严实精细”,精益求精;地理陈影老师在我成绩起伏较大时,会和我一起分析试卷,完善答题思路。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六八的三年时光,不仅是我过去许多美好的回忆的承载,也是我走向未来的基石。如今又逢盛夏,在时间的坐标轴上,我们都拥有无限可能,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绽放自我的夏天!
供稿:黄夏琪瑶 马奕芹 审核:任杰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