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来尘世一遭,品家族万象——阅读中的青春共鸣

发布时间:2024.04.23 浏览量:212次

编者按: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不止在世界读书日,合肥一六八中学一直以来都积极推进学校阅读课程建设,建设书香校园。来自高二年级的同学们在读书中启迪智慧,在读书中涵养品格,在读书分享中引发青春共鸣,本栏在今天特别刊出同学们的阅读分享。


8%H3WOJWOST5QJD[_OX]LJG.jpg

   本期读书人物:孙亦佳


来尘世一遭,品家族万象

——读《红楼梦》有感

“盛席华筵终散场”“盛极必衰”是封建社会下的大家庭真实写照,红楼一梦更似南柯一梦,富贵美好转瞬化为泡影,流不尽辛酸泪。《红楼梦》在闺房小事之中尽显家族兴衰沉浮。


读书.png


极荣极乐如梦似幻——

敕造牌匾、御赐手书,荣国公与王爷称兄道弟、宁荣二府与王爷府为世交……这些无不体现了贾家的显赫。

大观园里清泉涌动、鸟语花香,一草一木,尽显繁华。在刘姥姥进大观园之时,大观园继元妃省亲后再次呈现在读者的视野里。老太君作为领路人带领刘姥姥一行人进入大观园,进入了潇湘馆、蘅芜院等黛玉一行人的住所,中午,刘姥姥的能辨巧言,恰如其分的逗乐使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住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摘自《红楼梦》第40章)”这一幅群乐图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众人不同的性格特点,此时,极乐世界大观园下的极乐时刻在欢声笑语中上演......这是极盛家族应有的繁华,也是处于社会中的人应有的活力。

与其说是曹翁对家族复兴、美好未来的向往,倒不如说这是晚年的他对过往年少生活的怀念。笔下是院中人,纸上是心中情,所见之文,一字无我,而字里行间,句句有我。因此,曾经家族兴旺、最终命运多舛的曹翁所著之作注定会喜中有悲、以乐衬哀。


IMG_20240328_191127.jpg

(一六八校园美景与书香校园相衬托)


悲从喜中来——

作为哀艳不绝、独具魅力的中国式悲剧,悲喜穿插,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元妃省亲。古时入宫妃子能回家省亲,自然是件乐事,此乃皇帝开恩、妃子受宠、家世非凡的象征,因而贾府大举修建大观园。本应是大喜之事,理应欢欢喜喜,怎料元春的泪如泉涌打破了锣鼓喧嚣的局面,太君泪、元春伤、众人泣,近在咫尺却不可触及,一面宫墙不仅剥夺了元春的自由,还分离了亲人之间的骨肉亲情。毫无征兆的晋封、被拖延到夜间的省亲、洒泪的团聚......这一切都不太正常,甚至有学者表示元春省亲是假,元春已逝为真,省亲是她的幽魂对贾家的告诫,这类红楼疑案至今众说纷纭、终无定论。

接下来的情节不仅应证了上文所述,也更凸显了热闹里的落寞。早在第七回焦大就说过府里扒灰、养小叔子,这说的是宁国府里的贾珍和秦可卿,他们不是个例,无论是宁国府还是荣国府,主子还是仆人,偷试现象屡见不鲜。第十九回,在忙碌完省亲后在尽兴享乐,宝玉因东府所唱的热闹戏不为他所喜欢,于是在无趣溜出来后不料碰见茗烟正同一个十六七岁的丫鬟偷试.后来我们了解到那丫鬟叫卍儿,而这名字也大有来历,她娘养她的时节做了个梦,梦见得了一匹锦,上面是五色富贵不断头万字的花样,所以她的名字叫作卍儿。再把该点推移到元妃相关的情节,那么,对于贾府而言,此时的元春,正是贾府众人心中的所代表的富贵吉祥,也就如卍儿母亲梦中所做的那一批锦一样。而元春,她虽然是一个人,但却因为其身份的尊贵,得到了圣上的青睐,因此,对于贾府众人而言,她已经超出了一个小姐的意义,而是一个,能为贾府众人,带来源源不断富贵的标志。前后情节相关联,那么不妨大胆猜测,元春晋封,太不寻常,就如偷试一般,她的得宠只是圣上一时兴起。由此,一旦元春暴毙,贾家的地位就将岌岌可危,那么最终贾家的衰落便也不难理解了。


IMG_20240321_180748.jpg


复观贾府衰亡——

贾家衰落的原因不仅限于元春宫斗失利、“贾府除了门口的两石狮子没有一处是干净的”等这一系列内部矛盾,在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从经济的角度看,贾府衰败也是其经济转型失败的结果。不难看出,经济上贾府一直以来采用包分配制度,而这项制度的领导者需要至高的权威,贾母的丈夫是贾府的奠基人,继丈夫去世后,权威自然归属于贾母,王熙凤的权威有赖于贾母的信任和偏爱。但是凤姐的尖酸刻薄、行贿受贿、盘剥众人等性格使得其权威逐渐丧失,王熙凤失去了品质上的统领,慢慢地就失去了领导者的权威。即便探春在接管的过程中实行了改革,这种改革也给贾府带来一线生机,但好景依旧不长,若没有经历一系列艰难的深层次改革,很难改变贾府腐朽的情况。贾府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有产权问题,这个大家族的任何一件物品、任何一项事务由谁支配、负责、运行等问题无疑是件难题。

因而贾府的衰落是家族的必然、制度的发展和历史的选择,更是封建社会里生产关系的真实写照。

几世风雨,几回沉浮;王朝更迭,家族兴衰;世世代代,往事口口相传,奈何仍是无人能解其中味、无人能会其中意,而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供稿:高二27班 孙亦佳 管华荣  审核:轩阳梦)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