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古贤先法蕴智慧,古法今现显超群

发布时间:2024.04.15 浏览量:348次

——合肥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践研究”主题教研活动


2024年4月11日,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合肥市一六八中学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高二数学主题教学研讨活动,探讨如何将以杨辉三角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本次教研活动正式响应新时代国家弘扬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号召而发起的,对指导新时代高中数学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树立文化自信发挥了重要意义。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数学教研员沐方华主持了本次研讨活动。活动分为七个部分。


1_副本.jpg


第一部分

合肥一六八中学副校长苏键致辞,并感谢合肥市教科院把全市教研活动放在我们学校开展,欢迎全市数学专家来一六八中学交流指导工作。


2_副本.jpg


第二部分

合肥一六八中学陈礼庆老师无生上课:《杨辉三角的性质与应用》。陈老师从杨辉三角的性质与应用入手,结合历史渊源与基本规律,探究了利用杨辉三角解决开方问题、数列问题与网格路径问题的简便与巧妙,展示了古法今现的精妙与杨辉三角的数学文化魅力。


3_副本.jpg


第三部分

肥东圣泉中学缪丽梅老师有生上课:《杨辉三角的历史探源》。缪丽梅以生活中的弹球游戏引入杨辉三角的概念,再带领学生从历史渊源的角度合作讨论,共同探究了杨辉三角的性质和应用,展现了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智慧和杨辉三角的极高的探究价值。


4_副本.jpg


第四部分

来自全市部分老师对今天两节课点评。大家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_副本.jpg

6_副本.jpg

7_副本.jpg


第五部分

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二数学备课组组长李伟对缪丽梅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古往今来,简而不凡》。李伟肯定了以杨辉三角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必要性。同时,李伟讲到了上位学习和下位学习的相互联系和区别,缪丽梅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就是采取先给出概括性、包摄性更强的“数阵”,为“杨辉三角”的探究提供固着点,然后进行下位学习,经历强抽象(外延缩小、内涵扩大)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杨辉三角就是一个特殊的三角数阵,用的奥斯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


8_副本.jpg


第六部分

合肥一中数学学科主任段明贵讲座:《浅析“三新”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数学教育的融合》。段明贵指明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中,要响应中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发展路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在数学教学中传承与创新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从而以文化人,启智润心,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为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大趋势指明了方向。


9_副本.jpg


第七部分

沐方华总结本次活动。首先感谢合肥一六八中学领导与数学组对本次活动成功开展高度重视及积极参与。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应在小学中学大学各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教学实践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科特点,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成就,包括典籍著作、人物故事、辉煌成就等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感悟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坚定文化自信,塑造健全人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量既具中国特色又有世界影响的数学成就,有机融入数学教学后,可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人格修养,厚植家国情怀,收到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功效。

 

(供稿:陈礼庆  审稿:汪聪)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