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8 浏览量:322次
就物理竞赛而言,无论是我的老师所说还是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都是可以在一年之内有很大提高的。
我高一是在诺贝尔班,当时班上学竞赛的热情不高,很快班里物理竞赛的就只剩四人。虽然课和集训都没缺过,但是那个时候精力大部分都投在升班考试上,最重要的刷题可以说基本没有,却仍然一遍遍地感觉时间还早、平时“真的”没空。这也导致我高二校选都没过。简要来说,高一完全没有认识到竞赛的重要性以及没有思考过如何好好去把竞赛搞好,仅是兴趣使然。而转折就在高二上的暑假,成功升班后在杭州的集训中刚好遇到未来的同学和同年级的竞赛生。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自己的进度已经落后很多。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资料的不同。在我还在看程电、程力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写难萃或者有自己的资料了。于是在同学们学习的氛围与不断的交流以及老师的重视下,我的竞赛之路才算正式上道。
接下来的高二下就是持续的刷题、上课、考试。用我们老师的话所说,就是在不断进行一个积累的过程。在一个板块下不断积累某类题型的考点、近似方法、解题思路,以及当然提升计算能力以及准确度。在这样的“厚积”下最终会有“薄发”的开悟,之后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这需要足够的题量、思考和持续的输入才能达到。暑假的集训和复赛前的自习考试都给了我很多启发,可以说每天都能感觉到知识在进脑子,体系在更快地形成。这样的进步的感觉会压制住考试的压力和时间不足的紧张感。接着就是初赛、复赛、实验集训、实验考试。关于实验集训,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快速学习与应用的过程,有能力的同学一定要提前去学。
我的经历也就这么多,初中没有学过,高一摆烂,然后高二和高三开学保持输入就能从校选都没过提升到一等奖,自认为这足以说明一等奖只要有决心然后不断去做是一个比较好达到的目标。
再留一些经验避免一些常见岔路
1、时刻有紧迫感,不要认为时间还早
2、《难题集萃》《国际物理奥赛的选拔与培训》这样的书尽早入手,理由同1
3、保持思考,不仅要知道一道题怎么做,更要知道一道题为什么这么做,它这样解题的背后逻辑是什么,自己思路的错误的具体是哪个点在哪等等
4、尽量减少知识点的空白,尤其是热学、近代物理、光学这三块最好提升与得分的板块。
5、有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弄明白,无论是自己想、问同学还是问老师,否则积少成多,会出现大的漏洞。
6、每天竞赛学习的时间要有保证,只有持续的大量输入才能量变达到质变。
7、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尤其是像某个公式课下推导,留下思考题下节课讲这样的很容易忘的小任务一定要过一遍。
8、不要吝啬草稿纸,剩一点就不要挤了,保持草稿纸的整齐有利于保持思路连贯。
(供稿:卓皓维 审稿:周健)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