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0 浏览量:807次
从2020年开始到现在,一六八国际部的发展速度很快,从初创时的籍籍无名、到成为很多人的“首选学校”,再到现在能够一直“保持优秀”的状态,经常会有很多人问:
这其中的秘诀是什么?
在我们的答案里,常出现的是“管理”、“师资”、“理念”、“课程”等等,但是唯有一件事,是我们常常身处其中难以明了的,那便是时常“自省”。
没有谁能在盲目的一成不变中通向成功,常自省便能常进步,常进步则能常优秀。
正如我们前段时间的期中全体教师大会,老师们从培养目标的落实,到阶段成绩的分析,再到德育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反馈,都进行了全方位地复盘和审视,就是我们“自省”的缩影。
从牛剑录取的人才画像
看一六八国际部的人才培养
回顾全体教师大会,除了对阶段成绩和成果的分析,运营中心主任ELLA着重带领所有老师一起探究了一六八国际部培养目标的落实情况。
原因在于对一所学校而言,只有在明确致力培养的学生画像后,才能以此为基准更好地发展学生。
对于一六八国际部来说,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心、民族情、国际眼、济世才的优秀学子”。因此,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坚持培养学生六方面的能力:
1、多语言能力
2、国际视野、开放思维
3、跨文化交流能力
4、领导力与创新能力
5、团队合作精神
6、社会责任感
将培养目标落实到日常的教学、活动、生活中,一六八国际部除了“卷学习”以外,还根据孩子们的发展需求开展了非常多的活动。
例如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领导力与创新精神的“英文戏剧大赛”;凝聚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践行体育精神的“师生运动会”、“趣味运动会”;提升表达能力、拓宽国际视野的“ID TALK演讲比赛”;促进培养社会责任的“爱心志愿者活动”等等。
除此以外,包括收获今年安徽唯一一封牛津大学的面试邀请在内,一六八国际部还收获了数封来自剑桥的面试邀请。在分析和对标牛剑录取的人才画像以后,我们则更加坚定“学术与素养并行”的重要性。
在牛剑的录取标准中,一切学术成就的取得,都基于个人素养的广博。卓越人才的能力并非彼此分割,而是互为因果,互相赋能。
一六八国际部培养目标的最终指向也正是如此:通过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打破“唯成绩论”的单一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挖掘兴趣,引燃专业热情和动机。
在提升他们学术能力和个人潜力的同时,自然而然便提高了他们的自律和思考的能力。
从期中检查反馈
看德育、教学的管理
全体教师大会上,教学副主管刘珊珊和德育副主管赵鹏都强调了一件事,那就是“教师检查”的结果反馈。
如同学生学习上的作业和任务,作为老师,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作业”。
对以教学效果为主要导向的任课教师来说,他们的作业是“听课、备课记录”,“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教情、学情反馈”等;
对专注育人成果为主要导向的德育教师、班主任而言,他们的作业是“做好每一位同学的德育记录”,“确保每一节班会有效”,“开展好每一次教育活动”等。
除了日常的定期检查,在这个月初,我们还对老师们的“作业”进行了一次全面地总结。
将数学、物理、商科、化生、英语、升学、德育共七大组的所有相关材料收集到一起,由教学、德育负责人以及所有组长进行一一检查。
整齐列在桌子上一摞摞材料、一页页认真的听课记录、一本本“黑红”交替的作业本、一份份班会班情记录手册……都是老师们在教学和德育工作上不断靠近满分的轨迹。
检查只是手段,在总结和反馈中寻找亮点、发现不足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成为一名
“品学兼优的教书匠”
一六八国际部的教师团队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的身上有很多标签,“卷”和“负责”是大家对他们在教学上的认可。
通过他们的努力,孩子们得以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行,但是除了教学,在师德师风方面,他们同样是行业内的标杆和榜样。
他们对“教师”这一身份有着同一种认识,正如全体教师会上德育副主管赵鹏所说,“教书匠粉饰的不仅是孩子的成绩,更是孩子的人生”。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人格培养;在以身作则的同时,专注榜样引领;在提供情绪价值的同时,坚守底线。
教育是一种镜面反射,想要培养“品学兼优”的优等生,那么一定需要“品学兼优”的教书匠。
“常存空杯心,不为所知障”。
只有不断归零,才能容纳更多,也才能攀登更高。
对于一六八国际部来说,每一次会议时的总结、每一节课后的思考、每一场活动后的复盘,都是我们在不断地“自省”和“归零”。
“优秀”的秘诀其实都是公开的,无非“向内求”、“向外修”。
时常吸纳,经常沉淀、日日践行,回头看时,每一步足迹都将成为我们进步的阶梯。
(供稿:朱瑞婷 审稿:赵一红)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