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社会实践|汇聚荧荧之光 照亮反诈坦途

发布时间:2022.07.30 浏览量:422次

当前电信诈骗犯罪呈多高发态势,近10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同比上升32.5%,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今年1月至7月,全国共立电信诈骗案件35.5万起,同比上升36.4%,造成损失114.2亿元。

2013年至今,全国共发生被骗千万元以上的电信诈骗案件104起,百万元以上的案件2392起。很多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被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有的企业资金被骗,破产倒闭。且电信网络诈骗为非接触式,成本低,利润大,对居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较大威胁。为进一步遏制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的发生,提升广大居民的电信诈骗防范意识,切实守护好居民的财产安全。7月28日下午,高二1班30余名同学组成志愿者,来到芙蓉社区参加“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志愿活动。


1.jpg


活动开始前,经过社区人员的培训后,同学们以核酸检测为契机,充分利用区域核酸检测现场全民参与、宣传面广的优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普法宣传志愿者全面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做到防疫、反诈两不误。


2.jpg


活动中,志愿者顶着烈日深入核酸检测点和居民家中向其讲解示范“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功能,耐心解释安装注册该APP的重要意义;发放反诈宣传单,积极向居民宣传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特点、常见种类、新型手段和危害后果,引导居民不断提高警惕性,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同时传播“凡是网络刷单的就是诈骗”、“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就是诈骗”等反诈信息,进一步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提醒居民保护好个人财产、人身安全,不要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针对中老年人,同学们耐心地手把手协助部分对手机操作不熟悉的中老年人安装注册软件,汇聚每个人的力量推动“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注册活动。同时向已经安装并注册的居民宣传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具体用途,更好发挥APP的作用。


3.jpg


此次宣传活动,力争实现反诈宣传与疫情防控齐步走、同推进,让居民在核酸检测的同时,在思想上接种一剂“反诈疫苗”,提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免疫力”,真正做到“防疫”与“反诈”相结合,进一步筑牢电诈“防火窗”。同时,同学们深入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社会和安全意识,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供稿:高二1班 何晨曦、陈润朴   审稿:朱昌平)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