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0 浏览量:459次
编者按:教师是立学之本,兴教之源;师德是立师之本,兴校之源。“师德,我们的‘第一标准’”,合肥一六八中学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突出位置,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潜心育人、默默奉献的优秀教师代表。
合肥一六八中学教育集团于2022年5-6月开展了第四届“师德楷模”评选活动。各部门、各年级、学生及家长积极推荐,经集团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授予集团各校区28位老师为合肥一六八中学教育集团第四届“师德楷模”称号。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值此建党101周年之际,学校推出特别系列报道——合肥一六八中学第四届师德楷模群像剪影,旨在进一步凝聚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强大合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教育岂为稻粱谋,欲栽大木柱长天
张文生老师教育感言:教育岂为稻粱谋,欲栽大木柱长天。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他的外示形象,“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是他的驱动内核。从教18年,立德育人三年功,树成大木柱长天。他就是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张文生。
一、满江红:教育岂为稻粱谋,欲栽大木柱长天
作为一名党员,张文生勇于担当作为,做一名灵魂歌者,做学生人生路途中的摆渡人。
学生说,论文笔潇洒,张文生老师堪称一流;论演讲才辩,他是学生观摩学习的榜样。但最让学生感激和铭记的是他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以一双慧眼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亮点,以一颗耐心支持每一位学生自信成长。得师如此,学生之幸!
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李乐轩同学回忆高三考试的波折时,由衷地感谢张文生老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离开一六八一年,我清晰地忆起,张老师看到窗边打招呼的我时,那暖阳一般的微笑。高三时,每当我考试失利,或是压力过大时,只要走进张老师的办公室,张老师总是会认真疏导我的情绪、指引我的道路,从来不会因为工作忙碌而减少对学生的关心。我想这正是一六八中学所提倡的’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上’吧。”
高二(7)班汪昊喆同学深有体会,他的实用类文本错题较多,张老师对因材施教,一对一辅导。“经师易得,人师难遇”,身为学校部门主任的他平日里工作繁忙,但他尽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班级教学上。在学生心中,他的代名词不仅仅是威严,还是幽默、慈父般的形象。
他尊重学生人格,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思想上从不歧视,感情上从不厌倦,态度从上不粗暴,用真诚之心来换取信任。
学生戴源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中写道:“班级六十多篇作文,篇篇点评,难能可贵,红色大字蕴含着他殷切的期待;课文课堂侃侃而谈,行云流水,激扬评书暗藏着他如诗的智慧;台上十分钟,台下数时功,我们的成长凝结着他点滴的汗水。”
多少个课堂内外,他悉心教导,百问不倦,伴学子成长;多少个日夜星辰,他挑灯奋战,无怨无悔,与作业共眠。师坛,他默默耕耘;教坛,他无私奉献!
二、满庭芳:三丈树八尺行,花艳桃李叶柘桑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李希悦同学回忆老师时,就想起了当初的一次活动经历。
“高一工业研学游后每个人都要交一篇游记,刚学过苏轼的《赤壁赋》,我就照猫画虎写了一篇文言文《工业游赋》。原本上交时非常担心不符合正规体例要求,竟意外地得到了张老师的肯定和夸奖,并得到了细节上的指点和修改。那一年我仿佛爱上了写作,虽然文笔稚拙,但老师的鼓励给了我尝试的自信。他不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我们爱上语文,还不吝赞美和鼓励,支持我们勇敢尝试和创新。”
高中三年说长,算下来也就几度春秋。高二(7)班王昕瑜同学刚刚获了“摆渡人”杯全国征文一等奖,她在一六八中学度过的这两年中,最不能忘却的,要数张文生课堂:至今上过的那么多语文课,没有一节课上张老师不是擦了又写,黑板上满是劲秀大气的字迹,没有哪一节课没有由点到面,字字落实的细致讲解。
高中学习任务紧,任务重,张文生老师的语文课便是学生眼前问动着的“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课间里,自习后,张老师为学生一一解答困惑不解之处;放学后的办公室里,也常常能见张老师备课的身影。从阳明格竹到周郎赤壁,从王国维的“三大境界”到冯友兰的“四个等级”,张老师让语文真正那脱离了冷气,成为无所不在,生生不息的一种方活方式,缓减了生活中的压力,也温暖了每一颗羁旅中的心。
上课时笔走龙蛇的板书,总能让人赏心悦目;读诗时抑扬顿挫的语调,每每令人如临诗境;剖析文章时抽丝剥茧的讲解,总能让人醍醐灌顶;分析作文时鞭辟入里的修改,常常能让人恍然大悟。张老师的课堂上,不仅有作文的结构和逻辑,还有写诗的技巧与感悟,也有文学的欣赏与创作,还包含了时事的评论与启发。总之,关于语文的一切浪漫与诗意,在张老师的课堂上都能寻得。”
三、定风波:无他,仰之弥高钻弥坚
作为学校教科室主任,张文生在学校党委和校长室领导下,思考、谋划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大计。
学校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老师们在专业技能和岗位智慧上双管齐下;学校的“一六八”融通课程体系和双新课程实施路径,在顶层设计和基层实施上寻找平衡点。近年来,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比赛、论文写作、备考研究等领域走在了业界前列。
他在校长室部署下,积极推进三新课程的落地,开创性地实施校级名师工作室、校级课题、种子教师、美育融合路径。不少老师视校级课题为鸡肋,张文生力排众议,推进校级课题的立项和研究,着力研究解决新教材实施中的小微问题。
张文生本人率先垂范,研究不辍,投入到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中。参加合肥市新课程新教材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主编出版《<论语>整本书阅读指导》《<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主持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和安徽省的阅读专项课题,通过沉潜式学术研究,助力高中学生整本书阅读,建设合肥一六八中学书香校园。
讲台上,他是灵魂的歌者,赏析文学,熏陶弟子;教室外,他是燃烧的红烛,奉献青春,照亮学子。他用心奉献一场场视听盛宴,用爱谱写一篇篇华美乐章。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他,是学生求学路上的灵魂歌者;他,是学生成长途中的摆渡人!
临江仙·教育感怀
四十年来弹指间,入杏坛若等闲。
再回首沧海桑田。
初心依旧在,育我桃李园。
立德必求上擎天,树人道义铁肩。
自信人生二百年。
子在川上曰,长安在日边。
颁奖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他的外示形象,“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是他的驱动内核。讲台上,他是灵魂的歌者,赏析文学,熏陶弟子;教室外,他是燃烧的红烛,奉献青春,照亮学子。他用心奉献一场场视听盛宴,用爱谱写一篇篇华美乐章。他,是学生求学路上的灵魂歌者;他,是学生成长途中的摆渡人!“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从教18年,立德育人三年功,树成大木柱长天。
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集团学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