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一六八 - 校友风采

谨以纪念在一六八难忘的日子

发布时间:2011.07.02 浏览量:3092次

在合肥一六八中学待了将近三年。当时在校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哪天,我会去动动脑筋,想想一六八,去怀念一下这个让人“恨得要死”的学校。从来没有。当时在校的时候,和大部分在读的同学们感受一样,一天诅咒十遍学校都觉得少。 
 
      还记得我高一曾经有一次刚返校到寝室,还没开始两个星期温柔而漫长的折磨,就冲着同寝室的哥们儿喊:“还有12天就能回家了。呵呵,虽然很搞笑,不过这绝对是真事儿。在高一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眼里,一六八就是一个密不透风的大监狱。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要上跑步,然后早自习,再吃早饭,就接着早上五节课,吃晚饭午休完了,下午三节课,还有分层教学,然后很短的自由活动时间,接着是晚上的三节晚自习,每节一小时,到了寝室,可能还要看书,随便捯饬捯饬一天就机械般地过去了,然后紧接着第二天忙碌的生活,一天下来时间非常紧。 

      刚开始在学校生活,我们从来不晓得知足,虽然有很多早点类别,比如馒头,肉包,叉烧包,春卷,狮子头,软膏,奶油果酱面包,豆腐饼,港式春卷,葱油饼,南瓜饼,粽子,玉米,各类粥,辣糊汤以及各种各样的牛奶可以选择,但是我们总嫌不够,花样老套没味道。午饭和晚饭除了营养均衡的素材荤菜搭配以外,有时还提供香肠,羊肉串,拉面,粉丝等等,但我们还是鸡蛋里挑骨头,嫌这个菜咸了,那个菜淡了,这个贵了,那个难吃,要么嫌这个好吃的菜供应的少了,那个难吃的菜卖不掉等等。水果是每餐都供应的,但是我们还是觉得这个不新鲜那个不划算。反倒觉得最有味儿的是偷偷买的外卖,和背着生活老师吃的速食面。除此之外,老师看得太紧,自由活动时间太少,娱乐用品只能偷偷带偷偷用,澡堂太挤,吃饭要排队,回家时间太短,考试前不能明目张胆地看娱乐杂志,甚至连头发的长短都要一个班一个班的检查……在操场上,晚上老师限制打球时间,我们心里十分不平;学校抓手机,我们不满,寝室限制用电时间,我们不高兴,空调时间开少了,我们不愉快……总之,只要是在一六八呆过的,尤其是高一的新生大概都有共鸣,青春叛逆期,刚入寄宿学校,人受束缚,实在有太多太多的不爽。 

     但是,幸运的是,我们遇到的是一六八的老师,他们一直在思想上帮我们排忧解难,给与源源不断的精神鼓励,始终引导我们走向寄宿学校学习的正轨,消除掉些许青春期的浮躁。我可以毫不脸红地说,他们是世界上最负责的老师。早上6点多到学校监督早自习,晚上11点还在学校看晚自习为学生解决问题。有的老师生病严重,还是坚持代课;一位年级主任,晚上改作业到1点多,心脏病发作了;有位老师,出了车祸以后居然在治疗期就离开医院,回到学校一瘸一拐地为学生上课;有位老师家里最亲的人去世了,因为有大考,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离开;有位老师怀孕了,除了完成自己份内的教学任务,还在为学校团委的事务而奔走...... 反过来,想想现在合肥市区里面有的学校是多么可笑,老师上课留有余地,教研组连怎么教都要争论半天,下课开小灶,上小课,多么不负责任。而在一六八上演的一幕幕身为人师的所作所为,绝对不是煽情或者虚构,而是大家都看到的事实。无论是早读的时候,下课的时候,分层教学的时候,自由活动的时间或者晚自习的时候,甚至是短暂的餐间,总是有老师在办公室里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解释,阐述,说明,给我们解惑。我们的老师,工资和一中六中这些“老牌名校”的老师可能没有办法相提并论。有的外地老师甚至住在操场看台后面的砖房里面,比学生的住宿条件还差很多。看到这些,我们还能像刚入校时候的任性,骄纵,不讲道理吗?大家真的是在咬着牙在学!同学们受到这种精神的感动,能不拼命学吗?想想,人一辈子拼了命的干一件事有几次?普通人,我们,大概就这一次吧。可我们的老师们是一次又一次啊!  

      回想一下,我们的校园是多么漂亮,干净,整洁。有大片绿油油的草坪,连成一体的教学楼,行政楼和实验楼从google earth上看造的确实像个小航母。我们其实相对其他学校已经拥有了很多,有空调的寝室,有干净的塑胶跑道和空旷的标准化操场。我们打水不用排队,在教学区也有饮水机,我们有配备电视和活动走廊的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们住校,不用每天匆匆忙忙地挤公交车,不用背着沉重的书包从家到学校来来回回跑,只需要走很近的路把需要的东西拿到寝室。放学以后,我们可以去阅览室看报纸,看杂志,可以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可以去排球场打排球,篮球场打篮球,足球场踢足球,网球场打网球,乒乓球室和羽毛球室在课外时间也不吝向我们开放。或者,我们可以去寝室休息休息准备晚自习,或者去水房,一边清洁一下几天没有洗的衣物,一边和朋友唠唠嗑。或者和朋友在学校里看看风景走走聊聊谈谈心,再或者是去澡堂冲个澡,在寝室做个发型,穿上新买的衣服,对着自己又破又小的镜子臭美一刻钟,准备等晚自习的时候惊艳全班。  
      再想一想,居然有那么当时看来十分幼稚现在却觉得有趣的回忆。当时我们抱怨学校饭菜不好,偷着打电话买外卖,有次吃炒面居然吃的肚子痛,几个寝室的人一起蹲坑拉肚子;每天上下课经过楼梯拐角的消防栓柜,就把上面的玻璃当镜子,看看自己的发型,不时用手整理下;学校不给用手机,我们就偷偷摸摸在被窝里面用,上课用手捂着盖着发短信,甚至有时凌晨以后了趁生活老师睡觉了在阳台光着膀子冻得发抖打电话;当老师回头在黑板写字的时候,我们偷偷吸一口桌上摆的蒙牛酸酸乳或者往嘴里扔一块巧克力,对着后排座椅的同学邪笑一下;天气预报结束,关掉电视以后,第一句话一定是:明天多少度?......还有学校组织的风筝节,英语节,传统文化节,篮球排球比赛,拔河比赛,合唱节或者圣诞晚会等等,虽然是一些生活的小细节,但给我们平常但不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还记得刚进校的时候,学校里女生今天你和我闹别扭了,明天我和她闹别扭了,这个寝室和那个寝室不合了,左边的寝室和右边的寝室搞僵了,女生看不过,打冷战。男生就不同了,为了点皮毛的事情就扬言要集体出动,剑拔弩张暗地准备大打出手,不过总是没动手就被学校发现了,落了“光荣的”警告、批评、留校查看。吵架归吵架,打架归打架,当我们拿到高中毕业证书的时候,当班里后面的黑板些着“离高考还有三天”的时候,当我们照完毕业照拿到毕业纪念册的时候,当我们在年级大合照微笑着定格我们未成年尾巴都时候,甚至在高考前一天要离开校园的时候,敌人都突然变成了朋友。  

      当时在学校觉得无聊的我们,一次次找千奇百怪的借口要回家。事假要在班主任那里写请假条并签字,然后让生活老师签字,年级主任签字,当日值班老师签字。病假除了这些,还需要校医务室的签字。每天的值班老师都是轮换的,有的时候,我们满头大汗满学校跑着找他们签字就是为了能回家小憩一会儿,得到个额外的“双休日”,选个课不重要的时间,逃避个半天一天的,在家看看电视,上上网。哪怕就是在一六八墙头外面的草地逛一圈都觉得泄气。我们也曾为不满寄宿制要求办走读证,所以有些同学就在旁边的乡村花园和南艳湾住了,虽说学习安静了些,但是寄宿生活的趣味也减少了很多。现在看看,我们都进入了大学,几乎只有上课才会见面,下了课黑板都没有人擦,你是你,我是我,教授就是教授,辅导员就是辅导员,不再会有老师跟着后面,监督你的衣服有没有穿少,询问你功课吃不吃力,了解你心情好不好了。虽然也是寄宿,但再也没有这样年少时而嬉闹的感觉。同时,上了大学,再也没有一种关系叫同桌了。 

      记得当时我们2005年进校的时候,入学分数线很低,合肥班和4中比也稍低。但是今年的高考成绩出来确是让人大吃一惊,一六八本科达线834人,合肥一中590人。再想一想现在很火六安毛坦厂中学,考生是我们学校的7倍,今年毕业7000多人,600分以上仅仅100多人,全省前一百才有三个。他们学校很苦,零食都不给带,男住校外,女住校内,严禁手机和一切娱乐用品,唯一的网吧24小时有人轮流把手,那才堪比监狱吧。现在想想我们能这样的环境读书,这么好的软件硬件,这么好的老师,我们就是理应比任何学校都学的好。  

有感于168的低调,它总是被忽略掉,因为我们只有短短6年的建校历史,因为我们学校坐落偏僻,甚至连高考考点都不设在这里,很多人不了解。于是,“贵族学校”“公子学校”等等词语不断出现。的确,我们的历史远远比不上1中6中8中,我们的姿态也没有他们昂首挺胸。零八届虽然考得的是建校以来的最好,但我相信绝对不是永远的最好,可以看到的是,一六八一年比一年在进步,我们有可能,也确实可以打败其他那些一直在合肥很耀眼的高中。这除了我们的努力以外,更要感谢我们的恩师们。  

     所以,对于即将进入168的新生们,学长我在此对你表示万分祝贺,你很正确地选择了这样一所学校:上课时,讲台上的是你传授知识的老师;下课了,是可以和你一起谈心一起踢球的朋友。代课老师不仅关注你的学习,还关心你的寝室生活,你和同学的交往能力,你在学校的适应能力;生活老师不仅无微不至地照顾你的生活起居,塑造你的生活习惯,还在学习上和你多多沟通,了解你的学习进度和强度。  

       以诚以坚,择善而行。你们要牢记一六八的精神。选择一六八,实际上是选择了一种奋斗不息的人生道路,一种严谨低调的人格烙印。一六八的每一步成功所得,都是靠着艰辛和汗水,以及数倍于其他学校的勤奋。对于一六八和一六八的学生,成功没有任何侥幸可言。 

       后记:这篇文章原来是在合肥论坛上发表的一个很粗糙很随笔的帖子,后来被学校的老师看到,接而到了校长那里,真是十分荣幸。听说学校要办校刊了,需要一些文章,于是我就只是稍作修改,我想并无天花乱坠、言过于实之处。对于一六八,我们需要以一个平淡再平淡的心去对待,形容一六八一切的一切从来不需要辞藻的堆砌。三年的高中生活确实有些难熬,只有真正毕业了,走出校门以后,我们才能体会到班主任们一遍一遍苦口婆心的用意,和那些类似“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让我们终身受益的话语。你可以去骂学校的种种不是,但是你不能辜负那些在三年里,对你无微不至、良言规劝、点亮他人、燃烧自己的那些老师们的良苦用心。 

微信公众号

0551-63803900/63803905

咨询热线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信路179号

集团学校地址